第53页

嗯?深意?啥子狗屁深意来着?李贞愣了好一阵子,突地心中有所悟,笑着道:“先生之意,本王已知,唔,这就将此老供将起来,定要他事事顺心便是。”

“不错,正人有言而百姓咸服便是此理,殿下高明。”纳隆鼓了下掌插了一句,一时间主宾三人各自放声大笑起来。

“罢了,不说这个了,唔,武库一案太子那头可有什么动静?”李贞笑了一阵,算是将头前的怨气全都扫空了,看着纳隆问道。

纳隆如今统管着“旭日”,早已安排了相关人手去紧盯太子那一系的人马,此时听李贞问起,忙开口道:“太子那头表面上侦骑四出,满长安折腾个不停,实际上却并未有任何实质上的举动,某也不看不懂其中的布局。”顿了一下,又接着道:“按圣上给的时限,明日就该是破案的最后时限了,太子莫非早已另有成算?”

妈的,怪了,老大那货究竟在玩什么把戏?没道理啊,都只剩一天了,这小子竟然还沉得住气,难道还有什么埋伏没发动不成?李贞皱着眉头,手不停地敲着桌面,陷入了沉思之中……

第97章 碾庄血案

碾庄,一个不算太大的庄子,位于京师的东郊,处于京师地界的尽头,出了碾庄也就出了京师的地界,庄子并不大,也就是百多户人家而已,此庄原本是归附的东突厥人所居,贞观十一年朝廷将所有京师周围的东突厥人迁移到河套地区之后,此庄便荒芜了一段时间,而后京兆府陆续迁移了些军户居住于此,渐渐地又有了些人气,在京郊众多的庄子中,碾庄只是极普通的一个庄子,若说有什么特别之处的话,那就是此庄周遭十里内再无其它庄园,显得有些孤零零的罢了。

见天就要元宵了,碾庄人虽贫苦居多,可元宵还是要过的,满庄子里的人家大多挂了红灯笼,煮些汤圆子,准备好好地开心一下,也算是一年里难得的欢乐时光,毕竟元宵一过,农时就差不多要到了,一年的忙碌也就要开始了,不趁着这会儿热闹一番,又更待何时?刘七虽然再也不用忙乎农活了,可也想着在自个儿家里热闹一场,毕竟现如今他大小也算是个官了,这可是老刘家几辈子以来的第一个,虽说官不大,就只是个队正,可能在一代“将星”越王爷手下为官,将来的前景自然是无比光明的不是吗?

刘七虽是排行第七,实际上他却是个独子,家里头除了个老娘之外,再也无旁人,自打朔州一战之后,这还是第一次回庄,当然,也是最后一次回庄了……过了今夜,他可就要带着老娘进京师享福去了,领行之前,为了表示对庄子上兄弟们平日里对自家老娘的照顾,刘七可是很豪爽地拍出了二十贯钱,让哥几个采购了不少的酒菜,宴请全庄上下的,这不,天才刚黑,满庄子里就喝上了,大家伙一来是羡慕刘七的出息,二来也是趁着元宵这个年节好生热闹一回,自然也就都放开了喝,全庄老少无不集聚在庄内的演武场上喝得个畅快淋漓。

“来,喝,喝,喝个……痛、痛快!”刘七早已喝得晕乎乎地了,可架不住心里头开心,颠颠倒倒地兀自呼喝得开心无比,满庄子的乡亲们也都喝得兴高采烈,呼喝之声大作,也没忘了向刘七致敬,吹捧之声此起彼伏,好生热闹。

“兄、兄弟,今、今天开、开心,大家伙喝、喝、喝啊!”刘七一仰头将一碗酒倒入了口中,挥舞着酒碗,大着舌头瞎嚷嚷着,满脸子的得意状。

“七儿,不兴再饮了,醉了啊,明儿一早还得赶路呢。”刘李氏满心眼幸福状地看着自家儿子那副醉态,笑着提醒了一句。

“娘,我,我没、没事,还、还能喝、喝呢。”刘七正喝得兴起,哪肯就此罢手,再次端起了酒碗,要跟前来敬酒的本家兄弟再豪饮上一回,可就在将饮未饮的当口,刘七突地一阵心悸,猛地顿住了已送到了嘴边的大海碗,手一抖,酒撒了一桌子都是,边上一群兄弟们顿时哈哈大笑起来,正笑闹间,突地异变就发生了,先是暗夜中传来一阵弓弦的响动,紧接着数百支羽箭如同暴雨般从暗处射了出来,罩向了毫无准备的人群中,顿时惨叫声四起,桌翻椅倒,整个酒宴的现场顿时乱成了一团。

刘七酒是喝多了些,不过军事素质却依旧在,事发之初,他便已经察觉到了不对,刚一听到弓弦的声响,立马毫不犹疑地抛下酒碗,一把抱起身边的老娘便往桌下躲去。按刘七的身手而论,就算箭雨再密集一些也可无事,只可惜他酒喝得高了些,尽管已经做出了正确的应对,只可惜动作还是慢了半拍,但觉肩头一疼,一支羽箭已透胸而出,登时疼得刘七不由地惨叫了起来。

“七儿,你,你怎样了?”一片惊呼声中,刘李氏突然察觉到脸上有热呼呼的液体在流淌,忙急着叫了起来。

“娘,我没事。”刘七知道自己伤得极重,可担心着刘李氏,没敢说实话,转移了话题道:“娘,一会儿您别出声,孩儿带你杀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