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页

“哦。”李贞这才发现已经到家了,自失地一笑,起了身,踱出了轿子,起身往府门内走去,连二门都还没入呢,就见管家刘德全满面急色地走了过来,这大冷的天,可怜的老刘头却满头满脸的汗珠子,惶急地说道:“禀殿下,高阳公主刚走,只是……”话说到一半便停了下来,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瞧得李贞一阵的烦心。

妈的,这又怎地了,高阳小丫头该不会又惹出啥祸事来了吧?李贞原本心情就不好,此时见刘德全那副吞吞吐吐的样子,便知道一准没好事,脸色顿时沉了下来,寒着声道:“什么事,说好了。”

“是、是、是。”刘德全跟了李贞多年,对李贞的性子了解得很,知道自家主子今儿个一准是遇到闹心的事了,没敢再拖延,紧赶着说道:“禀殿下,高阳公主拿着殿下的印信,从府上支走了五百贯,说是殿下帮着她办元宵诗会的款,还有,王爷最喜爱的那把古琴也被高阳公主拿走了,此外,还取走了王爷您所写的诗集,再有就是殿下的印信也被她带走了,说是怕殿下不去诗会,声称元宵那天再还殿下。”

啥?这死丫头,该死!李贞一听顿时有些子急了,倒不是为了那五百贯的钱,说实话,那点钱李贞还不怎么放在眼里,也不是为了那把古琴,更不是因小丫头要挟他去参加诗会,而是为了那本诗集,无他,那本诗集说穿了是李贞的抄袭之作……大体上都是李贞所记忆下来的名诗,虽说并不是全部,可精化却大多在其中,本打算将来派大用场的,可没想到竟然被高阳公主给捞去了,就高阳公主那等张扬的个性,得了李贞的诗集,哪会藏着掖着,一准是唯恐天下人不知地四下宣扬开了,如此一来,李贞头上只怕又要多一顶“伟大诗人”的帽子了。

诗人便诗人,原本倒也没甚大不了的,可问题是李贞这会儿刚立下赫赫战功,风头已经出得很大了,若是再来上顶“诗人”的帽子,能不能顶得起来可就难说了,这会儿一起子兄弟们正侧目而视李贞呢,不过因着李贞刚立了山头,大家伙还没决定好该如何对待新冒出头来的李贞,可一旦事情闹登得大发了,大家伙一准是联合起来先放倒李贞,无他,领先一步是被嫉妒,可一旦领先太多,那就要遭忌恨了!

李贞一急之下,便想回身上轿子去宫中找高阳要回诗集,可转念一想,此时只怕已经来不及了,若是强要遮掩,指不定反倒生出更多的事端来,默默地在二门站了一阵子,急步走入后院,自找纳隆商议去了……

第80章 暗潮汹涌(上)

李贞素来喜欢享受,也懂得享受,再加上手头有的是钱,享受起来更是自如得很,王府内诸般陈设无不富丽堂皇,亭台楼榭无不尽显大气,即便是平日里用功之所在的书房也非寻常可比,宽敞就不肖说了,光是面积便足足有二十余丈见方,一排排整齐的书架上摆满了各类书籍,文史、杂记一概不缺,甚或上古竹简也有不老少的,光是瞧着,便令人眼热不已,若是能在其中享受一把,对于好书之人而言,那就是最大的幸福了,这不,此刻纳隆正躺倒在摇椅上,兴致勃勃地阅览着手中的书籍,脸上满是自得的微笑,浑然没注意到李贞已然气急败坏地走进了书房。

“先生好兴致啊。”李贞一屁股做到了纳隆的正对面,满脸子懊丧地打了个招呼。

“哦?王爷回来了。”纳隆随口应了一句,从书本上抬起了头来,突地发现李贞气色有些子不对,立时好奇地问了一句:“王爷,您这是……,莫非娘娘那儿出了甚大事?”

“那倒不是。”李贞苦笑着摇了下头,也不想多谈自个儿的婚姻大事,只是沉着脸将高阳公主取走了诗集之时说了一番。

“诗集?”纳隆愣了一下,一时间没反应过来,好一阵子才笑着道:“王爷的道德文章某确曾拜读过,果是大家手笔,可却从不闻王爷能诗,呵呵,这诗究竟如何个好法,某倒是好奇得很。”

纳隆虽没明说,但脸上的意味却明明白白地是在说李贞的诗想来不咋地,以为李贞生恐烂诗流传于世,坏了名声,这才着了急。

妈的,这小子竟然怀疑老子的诗臭,该死!李贞本就是灵醒之人,如何会看不出纳隆的言下之意,诗好不好李贞心里头清楚得很,那可都是千古流传的名诗,能不好吗?问题是这些诗的来历李贞还真没法解释清楚,此时见纳隆浑不在意的样子,李贞也有些子无可奈何,谁让他往日里不曾有过半点诗名来着,没奈何,耸了下肩头,沉吟了一下道:“先生请听本王吟上一首便知根底。”

“哈哈……,好,某自当洗耳恭听。”纳隆跟李贞相处了月余,对李贞的能力有了个大致的印象,知道李贞文武皆是出类拔萃,可从不曾见过李贞诗兴大发的时候,心中兀自不信李贞能做出啥好诗来。

李贞没好气地斜了眼放声大笑的纳隆,拿起支毛笔,倒转着握在手中,轻轻地敲着桌面,沉着声吟道:“诗名《将进酒》,先生且听: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