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页

唔,纳隆此言该是不假,该同志当属可信、可用之人,值得一试,就算救了他的族人之后,其不告而别,咱也不怕,大不了潜入草原来个千里大追杀得了,这天底下还有谁能挡得住老子不成?嗯,莫离?这名字没听人说起过,咱家老爷子可是爱才如命之人,也一向重视人才的选拔,算得上求贤若渴,这个莫离既是有才,为何不在老爷子跟前舞上两下子,若是按纳隆所言的那般有才的话,这家伙早该是宰辅了,最不济也能混上个尚书之类的高官,难道此人有难言之隐?罢了,想那么多也没用,等回了长安先见见人再说好了,真要是有才,老子虚位以待便是了,若是不肯,嘿,咱用强还不成吗?李贞的好奇心彻底被吊了起来,恨不得立马赶回京师,去见见那个神奇的莫离同志,不过嘛,心急却是吃不得热豆腐的,再说了,这会儿还有拔野古部族之事没解决呢。

“好,先生之言本王信得过,既如此,本王这就去军营走上一回,定不会令拔野古部众遭难的,左右不过就是这一、两日便能成事,先生若是无事,便跟本王同去如何?”李贞想明白了所有的事情,也不多耽搁,即刻起了身,干脆利落地说道。

“故所愿,不敢请耳。”纳隆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微笑,笑呵呵地说道。

“哈,本王虽通儒学,却不好虚文,先生切莫再吊文了,本王牙酸得紧,哈哈……”李贞打趣了纳隆一番。

“那可就说不准了,保不定王爷正换牙呢。”纳隆也没客气,同样是笑着打趣了李贞一句,宾主二人相视大笑起来,笑声在雁园里回荡不已,震得枯枝上的雪都簌簌地往下落,那笑声里的喜悦之意直冲云霄……

第76章 彪悍出场

贞观十五年十一月初七,大雪,唐军主力刚回朔州不过十天,圣旨便到了……罢战,除薛延陀部战俘押解回京举行献俘仪式外,其余小部族之战俘均就地释放,不计其罪;大赏三军,加官进爵者众,京师卫军即刻撤回长安,西凉骑军除部分留守朔州之外,大部撤回凉州。圣旨一下,人人有赏,有战功者还能升官晋爵,三军振奋,人人畅快,因此而伶仃大醉者不凡其人,可却有一桩蹊跷之事令军中诸将极为困惑……立下了赫赫战功的越王李贞竟然一无所得,别说啥赏赐了,便是翻遍了圣旨也不曾提到过李贞的名字。

说实话,赏不赏的李贞压根儿就不放在心上,就老爷子能赏的那点儿小钱,对于李贞这个大财主而言,着实算不上什么,加官进爵?当然更没戏,无他,李贞这会儿都已是亲王了,再加,那不就成皇帝了?总不能让老爷子退位让李贞上台吧?可立了如此大的战功,连句表扬的话都没来上一句,这不是寒碜人吗?

郁闷!别看李贞表面上一切如常,可心里头却着实郁闷得够呛,恨不得提枪上马大杀一场的,不过嘛,也就只能在心里头想想罢了,这会儿的李贞还真不敢放肆胡为的,只能是独自生闷气。别人看不出李贞的不痛快,可纳隆却心里头有数,也没多说什么,只是提点了一句……大赏非赏,回京之后见分晓。

回京之后见分晓?呵,也许罢,左右回京也快了,到时候再说得了。这会儿李贞着实懒得去多想其中的奥妙,现如今还有一大堆事情等着他去忙乎呢……头前因着疏通军中各派将领为拔野古部缓颊的事儿,李贞可是欠了不少的人情,上窜下跳了好一阵子,又是给钱,又是许诺,外带申明大义地一通子忙活,总算是将事情摆平了,这会儿圣旨已下,该还的人情还不得赶紧还去,得,腰包愣是瘪了一层,好在纳隆守信用,始终没有离开李贞的身边,甚至连送别族人都没去,这才没让李贞有竹篮子打水一场空的感觉。

人情该还的自然得还,可有件事儿李贞却不会忘了去做,那就是组建自个儿的亲兵队伍……按唐制,开府建衙的亲王可以有一千二百人的亲兵队伍,尽管李贞早已得了开府的许可,可李贞却一直未正式开府建衙,手上的亲兵队伍拢共也就只有可怜巴巴的三十余人,还大多都是当年从李靖、秦琼手里头要过来的老人,武艺、忠心自然是没说的,可问题是这帮子亲卫岁数都大了些,总不能始终都压在手中当个小兵罢,头前是没机会选兵,无他,对于亲兵队伍的建设,李贞向来是抱着宁缺毋滥的态度,始终没有去建立一支亲卫军,这回好了,仗一打完,手下那帮子亲卫全都立了战功,个个都外放出去当官了,便是李戈、秦凤翔也不例外,如此一来,整个亲卫队就全空了,趁着这会儿手中有军权,李贞哪会放过这个好机会,自然是紧赶着忙活开了。

李贞素来慷慨好义,加之朔州一战后威名赫赫,他这一开口说要召亲卫,跑上门来的“毛遂”可就海了去了,别说一千两百人了,翻个七、八倍都不成问题,这令李贞欢喜之余也烦心不已……开玩笑,军队是老爷子的军队,可不是他李贞的私军,真要闹出大事来,那还了得,没奈何,李贞也只好将原定招收一千两百人的亲卫硬生生压缩到了六百余人,大体上就是从那些跟他一道征战的士兵中选些可靠而又有能耐的来充任,至于不足之数,李贞打算回京师后从“燕记商号”收留的那些孤儿中选拔一批加以补充,至于亲兵队长就交由陈亮来充当了,其余录事参军、兵曹、骑曹之类的王府属官则一律空缺,李贞打算回京师之后,再来个内部大比武,择优而定。

新春佳节将至,全军上下归心似箭,自打接到撤兵的圣旨,从主帅李绩到下头的小兵全都忙活开了,连遣散战俘到拔营回京不过三天时间便完了事,一路上往京师急赶,呵,好家伙,来时救兵如救火般地急赶都花了二十余日的行程,这一撤军竟然只花了十四天便撤回了京师,愣是令李贞感慨不已……回家的感觉真好!

啥?主持献俘仪式?有没搞错!大军刚到长安城外,还没入城呢,内侍监高尧就赶来传旨了,旨意上说得明明白白的……由越王李贞主持献俘大典,这一惊人的旨意,愣是令李贞目瞪口呆地傻了眼,连谢恩都忘了,若不是高尧可着劲地假咳了好几声,李贞险些就失了礼节,内心里的震撼却着实太大了些,无他,这献俘仪式可是莫大的荣耀来着,非主帅不能行其事,李贞是亲王不假,可毕竟在大军中不过只是个小小的先锋官罢了,绕过了主帅李绩不说,李贞上头还有不少将军在呢,这等天大的荣耀落到李贞的头上,怎能不令李贞心生狐疑!

老爷子究竟想干嘛?李贞左思右想也没整明白,没奈何只好领了旨,回营自去跟纳隆商议此事,不曾想纳隆却满不在乎地回了一句:“王爷何须多虑,圣上这是要为王爷立威罢了,尽管放心去做好了。”

立威?立啥子威来着?李贞满头的雾水,想了好一阵,突地心中一动,斜了眼浅笑吟吟的纳隆,试探着问道:“先生之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