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页

千宋[校对版] 虾写 2168 字 2023-03-15

宋朝虽然重文轻武,但是工资却不是这么算的。正一品宰相每月三百贯俸禄。而正二品武官节度使却有四百贯,并且每月公用钱有的重军路达到万贯可以支配。即使到了南宋,经济拮据时候,官员俸禄就一半,但是武将的钱还是全部照给。如此眼热的职位,谁不想抢呢?

本次武举也是有规定的,任何参选人必须符合以下条件。第一:当地有名望的乡绅推举。或者是县级以上推举。但凡沽名者,事后将追究推举人。第二,将官子弟。朝廷在册九品以上武官子弟都可参加。但凡四品以上差遣将官必须推举一人参加。第三:参举者必须识千字。

条件很宽,而且还有强制推举,本次参加武举人数竟然突破千人,这可以说是宋开国以来最大规模一次选拔人才。欧阳私下和主考童贯有联系,两人密谋了三天,制定出了一套选拔规矩。虽然有人想和童贯打招呼,但内卫负责起居,除了皇帝只有欧阳可以见到童贯,谁也没办法。而欧阳也有人套近乎,只不过其身边跟随不少记者,一见有人套近乎就先采访:你家参加武举的叫什么?结果欧阳也是生人勿近。

而副主考是韩世忠、种师中,还有一干陪衬的枢密院和礼部的人。韩世忠显然成熟很多,回来后也没去拜访欧阳,任何访客一律不见。种师中倒是有开门接待,但年事已高,大家一见才发现,这种老将军也是当陪衬的。

在开始前一日,大家也看明白了。真正主考其实是三人,童贯、韩世忠还有欧阳。童贯负责识人,韩世忠负责能力鉴定,欧阳负责出点子。而每人都有御史台的人全程监视。宋朝对作弊的严格态度不是盖的。

……

东京校场,一千多名汉子全部换上禁军服装在禁军校场站立,每人背后还有一个编号,面前是一张桌子还有石头压住的纸、水和墨。将台上三十几名主副监察坐立,而欧阳带的记者团则在侧面。童贯左右看看,站起来喝道:“我乃本次主考童贯。这位是副主考韩世忠韩将军……”被叫到名字的依次站起来。

介绍花费了不少时间。介绍完后童贯坐下,也不说话也不言语。烈日暴晒了半个时辰,将台上的人喝了几碗酸梅汤后。童贯再站起来,从身后拉出一个人来道:“为将者,令达而行。上将言语,必然要听之详细。军情紧急复杂,一字可生,一字可死。现在你们就写下我手拉这位大人的官职,还有名字。交头接耳者,驱逐出场。开始”

李逸风擦把汗道:“大人,这不是扯淡吗?三十几个人怎么认得到。而且童贯话语还带家乡口音。”

“军中传递消息,经常因为各种原因导致消息无法完整传达,口音也是你说的一个原因。”欧阳道:“不过那人不是官,是京郊借来一个百姓。这题其实考的很深。第一考注意力,是不是真有人能记下。第二考观察力,从此人表情来看出此人是什么人,你也知道,童贯刚那动作可是粗鲁,有谁会这样对一个有官职的同僚吗?童贯前面提示了,令达而行。可是如今命令不明确怎么办呢?这轮被淘汰的人就是,写错了百姓身份的人。而晋级的则是白卷、写对,或者是分析对的人。”

李逸风恍然道:“我明白了,就是在军情不明朗情况下,你可以分析,可以静观,但是绝对不能乱猜。”

“恩,这边写错了就一道题,而领兵后猜错了,就可能要死几万人。”欧阳再解释:“交白卷为稳重,不轻易下笔。童贯说这样的将领会立刻铺设后路,为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准备。”

第176章 武举惊变(下)

一声金响,十几名禁军进入考场。将偷窥他人答题的人拿下驱逐出场。童贯道:“这当将领以后,你们是不可能再靠别人。你带领一万兵马正在行军,而后敌情不明,难道你们也能作弊?为将者,没有侥幸。收卷”

第一批被淘汰了一百三十人。那边看过试卷后,欧阳让人拿了过来。看岳飞和李宝的。李宝没有意外交了白卷,他这样性格人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会糊弄欺骗瞎蒙。而岳飞卷子却是准确的写上了此人的官衔、名字。看得出童贯也有点惊讶,让岳飞跑到跟前,一一的细问下去,让其吃惊的是,岳飞竟然能说出这边大半人的官衔和名字。

按照现代来解释说,大脑会自动排斥一些无聊的自认为不重要的信息,而这么无聊的人物介绍要记忆这么多,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强制自己去记忆。这必须是注意力非常集中的人才能做到。而后还暴晒了一个小时,即使是强自记忆,也会因为是短暂记忆而忘记。这就需要点专业,观察细微,在叫一个名字时候,能观察到他和别人不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