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页

千宋[校对版] 虾写 2155 字 2023-03-15

“恩!”赵玉点头。

“但是,有利必然有弊。中原本一直以农为主,重商之后必然轻农,各地场业占据良田不在少数。许多地无人开垦,荒芜数年。这几年也算是风调雨顺,但要遇到大灾年,朝廷无米赈灾,那才是笑话。其次,商多自然吸引多人从商从工,十年苦读不如一场子工头,让天下士子寒心不已。”

“这好处多,弊端也多。”赵玉叹口气,她想起欧阳说的够砍头的话,欧阳说,念那些书都是废书。不念那些书的人未必就是废人。欧阳还说,不管来哪个进士,不管是管理哪一行,不念圣贤书的人绝对比念了圣贤书的人强。赵玉当时有点生气,但是后来仔细想想确实有几分道理。但是她的根就是在士族地主那,不会轻易妥协。赵玉道:“这阳平大学开春就要开课。文理教导也有专人负责,听说还请特别聘请了告老还乡的两名太学士做什么……教授。看来欧阳亦是明白这关节所在。”

“哦?”蔡京一愣道:“这臣倒是不知。”

“朕也是昨天才知道。他还上表说聘请了太上皇当校长。”

“啊!这是一石三鸟之计啊!”蔡京道:“一来可让太上皇有处消遣,少些言语。二来,可让太上皇鼓舞文气。三来,在太上皇教导下,大宋文士将出类拔萃。欧大人这么做确实要得。”

“朕也这么认为,就是这收费似乎高了点。朕看了课程。太上皇所教导的诗、字、画三课,每月十五课,每课一时辰。一年为限,收费三百贯。”

“钱倒不是问题……”蔡京道:“陛下,不如……朝廷也在阳平大学开课?”

“什么课?”

“为官之道。百姓民生,大宋律法,为官清正,兴修水利,固坝防洪等等地方官的课程。朝廷自行派人或由阳平大学找人。每年选派实缺官吏进行几月教导。岂不是善莫大焉?”

“蔡相之才真让朕刮目相看。”赵玉道:“这派官,一怕贪,二怕无能,三怕懒惰。此事蔡相可派人负责。”

“臣领旨。”

第139章 年节

蔡京出宫回到了家,李逸风还在到处欣赏着墙上字画,见蔡京回来忙上前道:“蔡相辛苦,不知……”

“这利国利民之事,皇上又是又识之君,哪有不准之道理。”

李逸风大喜,轻轻放了一东西在桌子上道:“那李某先告辞,密码六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