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页

千宋[校对版] 虾写 2242 字 2023-03-15

如果顺利的话,业务开展起来,自己下属三十个衙役就可以当分公司经理或者是小弟派发出去,接着在各地建立以黑赌为主的犯罪集团,可以绑架、勒索、融资……想多了想多了,惠兰口才好,可以组织一个传销集团。这样组织得有个称号,天地会?洪兴社?红花会?……如果自己上了庙堂,官匪勾结,生意还可以越做越大……欧阳一时间走神,陷入了对未来的美好期盼之中。他想的这些,即使在现代法律制度,可都是有真实案例。比如某代表、某政协是黑社会头目比比皆是。甚至某局长是杀人通缉犯……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这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不看不知道,中国真奇妙。

欧阳不担心王麦两人搞鬼,他们的底早就摸清楚,都是有老婆有孩子的人。要说这时找别人也成,但是赌徒却是最适合的。欧阳这步棋是几个打算,第一,让阳平没赌点。第二,几个掌柜全尿,自己还可以在赌客身上下手。第三,即使都不成,自己一人孤身北上也不是不敢。很幸运,赌徒们都有小钱赚大钱的心理。听说可以不出一分钱,就有红利,而且还可能是管理者,天上掉的馅饼怎能不啃。

第二天,欧阳包下王家酒楼约见了阳平本地的一些商人,提出了自己想成立阳平商会的构想。一干商人很迷茫,不太明白商会是个什么意思。

欧阳解释道:“商会,就是不以牟利为目的的商人组织。比如苏老爷和州盐运司的关系良好,而商会成员之一某人,因为某些问题要通过盐运司疏通,比如借船运下大米什么的,就可以由苏老爷出面疏通。而苏老爷想在上谷开盐店,吴掌柜,我听说吴知县是你同族的后辈,这关系也可以利用嘛!商会第一目的,就是互相利用资源。”

“第二目的,有道是无奸不商。低买高卖对大家来说是牟利的标准。比如阳平,一个人力量不算什么。但是如果遇见灾年,全体商会成员一起收购大米,就能将附近县的米库搬空。而后再高价卖出,囤积居奇。当然,这是个比方,大米有人管着。这是商会第二个目的:团结。”

“第三目的,垄断。比如想在东京开布行,但是已经有多家店,怎么办?用商会实行股份制,邀请商会人员入伙,用大资金压下布价,大鱼吃小鱼,大家一起亏损,挤垮别人店铺,最后自己独营。”

“第四目的:倾销。各州物价不齐,有的差额达到一倍以上。小零碎贩卖差价,中途消耗颇多,利薄不说,而且也多辛苦。如果有商会,大规模贩卖,从北运到南,进行扫荡式倾销。比如大批量在绸缎生产地大量购进,转而在远离绸缎地销售。”

“第五目的,聚集资金炒作,炒作就是将原本不太值钱的物品夸大,让其身价倍增,十倍增。如某地有瘟疫,就倾销一些药品,夸大其词。”这是当年一白醋涨到20块钱的案例。

“第六目的,资金周转,如甲欲投资矿山,但手中无钱,就可用房屋、首饰、田地抵押给商会寻求借贷。这样甲有钱了,而乙则闲钱增值。由于有抵押,乙的风险几乎为零。”

欧阳看着思考的商人们道:“比如,金朝正和辽国开战,金朝新建,各个领域不齐。无地通商。缺药、缺布、缺盐……几乎什么都缺。而他们当为普通品的人参、貂皮等等物品在我们这却是极其奢侈的产品。本县清河通渭河,渭河通东海,如果打通这商道,恐怕就不是十利,而是百利甚至两百之利。但这绝不是一家一户所能担当。”

苏老爷起身道:“大人所言确实有理,但要打通商道,还需寻找胆识之人。”

“有钱雇个胆大、心细的人去冒一次险很难吗?”欧阳想想道:“这样吧!你们找人,我出钱,让他去金国一次。成不成,大家再计较要不要办设商会。”欧阳想得不远也不近,一来,也是要为自己手头几个钱升值。二来多个跑路的地方。第三点,壮大社会中商人的力量。

第066章 商业篇(下)

马上有商人道:“这钱自然不能大人出。老朽认为商会确实有可取之处。不仅有大人所说的优点,而且还有一条,同行之间可以互相商量,价或高或低,可以由我们自己说的算。”

这家伙有点头脑。看现代社会,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是有法律规定,某些领域同行是不能聚集的。而中国,几个挤奶的凑一起,几乎是同一天,全国奶制品价格一起上涨。还有炒绿豆的开一天会,绿豆变成金豆,还有蒜头会、炒房团等等,都是商人纠结在一起。

周围商人也互相议论,阳平三家米行已经凑在一起,一改以前同行是冤家的看法,商量下个月米价一起微微上调。欧阳见目的达到,站起来道:“大家可以互相商量商量,自己再计议计议。钱谁都不嫌多,团结就是力量。”说完这一切,他走人。自己说的已经够多的,至于怎么消化就看他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