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页

孙可望心道,刚才提出投降的人幸好不是老子,便问道:“李兄以为,清军会如何行动?”

李定国摇摇头,皱眉苦思道:“咱们不主动进攻开封,清军没有南下夹击我们的道理。清军很可能会隔岸观火,这样也好,至少咱们不用两线作战。还有可能……咱们根本不是明军的对手……”

李定国想起上次使官的报告,赵谦军攻城,一个时辰便拿下了宿州。

“……清军会不会趁机渡河绕道明军侧翼与我等夹击之?”

“对对……有这个可能。”众人纷纷附和,觉得十分有道理。

刚刚孙可望还想着好像只有头像满清一条路了,现在被李定国有理有据地说出来,显然现在就投降是心急了点,他再次想到幸好提出要做汉奸的不是他,是何腾蛟。虽然就这么一句话,现在在军中能说起话的,除了李定国,就是孙可望了,何腾蛟瞬间就被边缘化,只能听从李定国和孙可望的了。

孙可望道:“咱们就是现在投奔满清,满清也会以咱们为前锋去和明军拼命,投与不投,没什区别。”

孙可望这句话倒是实在话,当初吴三桂投降了满清,满清也是以关宁军为前锋和李自成拼命,他们在后边看着,关键时候才出手。

满清自入关后,一向都喜欢采用这种手段,先让汉人之间火并,见有取胜的把握才出手,要是降军太弱了,就当是炮灰。

大帐中众人一顿商议,很快达成了一致。其原因倒不是说他们三方有多齐心,而是可供他们选择的机会太少了。

首先明军就是要趁李定国等人调虎离山之时,在平原上消灭他们,欲置之死地。南方军只得和明军拼死一战才有活命的机会。可供他们选择,也就是是否投降满清,但李定国一番分析之后,投不投降效果都一样,于是就不用投降了,做汉奸也不是多光彩的事,不用这么着急。

于是李定国就宣布:“调整军力部署,南下与明军一战!”

在李定国的心里,他估摸着清军一定会从侧翼攻击明军,道理很简单,如果他是清军的将帅,他就会这么干,这对于清军来说是一个大好的战机。

右翼黄河决堤,一片水泽,交通不便,特别不利骑兵,李定国甚至都猜出了清军出击的路线,无非就是从郑州方向南下,趁李定国和明军火并之时,突然袭击。

此时明军的前锋骑兵已经突入河南境内,四周袭扰,李定国的补给线很快就遭到了破坏,他们只能吃存粮了。

明朝骑兵出击之后,意图就很明显了,于是邹维涟指挥大军迅速挺进河南,大举出动,完全不用隐蔽。

前锋连克沈丘、项城、上蔡等县城,河南东南边境的汝宁府几天就落入了明朝之手。同时轻兵已突入南阳府,如此几天之内,李定国军团的退路就被切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