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页

邹维涟叹了一声气:“可惜寒窗十几载,都得带进棺材去了。”

赵谦和韩佐信听罢对望一眼,心下了然。

史可法好谈兵,知道邹维涟刚从福建回来,便问道:“红夷炮船与我大明炮船,优劣如何?”

邹维涟道:“我大明炮船,适于运兵,船底宽吃水浅,不易触礁。红夷的船又细又长,航速快,火器犀利,适于海战。对了,赵大人,福建接连大旱,我在福建时,因缺钱粮,也无力赈灾,恐饥民有向浙直流窜的可能,大人不可不早作防备。”

赵谦无奈道:“浙直一带,尽是私兵,如有民变,也用不着咱们操心。‘小乱住大城,大乱住乡。’德辉可曾听过?”

邹维涟恍然,摇头道:“这番形势,纵是有济世之才,姜子牙再生,恐怕也是无能为力啊……我在福建时,见红夷人的火器真是犀利,如我大明官军人数相当,绝非对手,大人可设法弄一些红夷火器,让制造局仿制,配置官军,定可大大提高战力。”

赵谦趁机对邹维涟许诺道:“待朝中……待些时候,我便举荐德辉兄出任浙江承宣布政使,德辉兄欲重振大明军威的抱负,定可有用武之地。”

邹维涟眼睛顿时一亮,面上却推辞几番,以免有贪慕权力之嫌。

赵谦刚才听他几次提到火器,明白邹维涟一定对此有兴趣,赵谦为了河蟹气氛,让邹维涟感觉有共同语言,便说起火器:“我大明的火统枪管太短了,而且管内没有膛线,射程很短。”

邹维涟听罢想了许久,道:“枪管长短影响发弹远近么?”

“可不是,红夷的火枪很长,是吧?”

邹维涟恍然大悟道:“我还以为他们的枪铸造得这样长,是用来拼杀的,红夷的火统前端放置有利器,近战可当长矛。原来枪管长短还与发弹远近有关,我回去之后定要试验一番。”

赵谦道:“火统前端的利器名为刺刀,一会我给你画一种比红夷刺刀更好用的构造,带血槽,伤人之后便流血不止,杀伤更强,而且容易拔出来。这样,我把枪管内的直膛线也画给你,红夷也没有这种构造,可大大提高射程,刻有膛线,射程就能远超弓箭。”

邹维涟如听天方夜谭,又惊又叹,只听赵谦侃侃而谈:“就目前的大明鸟统,略加改进,便能使火器官军战力大增。比如弹药,官兵怕放多了炸膛,往往少放,非常影响威力,而且上弹缓慢。可将弹药改为纸装定装弹药,先将弹丸和弹药定量用纸包,上弹时,倒进去便是。”

邹维涟听罢说道:“没想到大人竟对火器有如此造诣。”韩佐信史可法等人也没听赵谦说过这些超时代的东西,听罢一想很有道理,也和邹维涟有同样的想法。

赵谦笑道:“此时大臣好谈兵,不足为怪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