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页

昏君[校对版] 傲无常 2682 字 2023-03-15

也许有人想到两军会会军,但即便会军又怎么样?照样只是在四支大军的围剿下,粉身碎骨而已。此时,不论是后金鞑靼再怎么思考,也想不到如今两支大赵军队早已经合军一处,而且已经行军到与博顿不到两百里的距离以逸待劳了。

就像博顿他们无法推断出虎牙军的真正实力,赵哲也无从得知陀瑾傀儡尸的真正数量。工作已经做到位了,剩下的,便只剩下了搏杀和听天由命。

两天,两天的时间里。赵哲也没有闲着,带着几名宗师级的虎牙兵,将周围数十里的战场环境摸了个通透。什么大河,小河,小山坡,树林等等,画成了图纸,由专人制作出了战地模型。打仗这方面的事情,赵哲也没有太过专断独行。而是叫了各军的头头脑脑一起开会,研究着战地模型,以及各自分派工作。

这是一场牵扯到了三十万人的决战,不太可能大家约个地方,正面冲锋交战。赵哲虽然自认为此时自己在兵力上占据了优势,却也想要以更小的代价,吃掉博顿这支大军。如果打得太惨,接下来哪里还能再吃掉卓勒大军?能狼狈的跑回大赵,就很不错了。

一般而言,如此大军出动,其斥候的活动范围会很广。至少,也是自己大军左右后方十里地。尤其是前方,会再远一些,很有可能延伸到三十里外。干掉一些斥候,对于手下那些高手来说,是极其轻松的事情。只是对方一旦发现某个方向的斥候没有回来,立即会心生警觉,然后派遣大量斥候往那个方向去。

在观察地形的过程中,数十里周围之内,有十来个可以作为伏兵藏身之处的树林等地。所谓的藏身之处,并非是用来待得地方大军个眼皮子底下走过,然后叫一声杀啊之类的,便冲进敌军,杀的人人仰马翻之类。这是不太现实的事情。不论是那一支军队的斥候,都是一些最精锐,最敏锐的战士担当的。他们能让自己大军经过,就在旁边的一个树林而不去彻底的检查一遍?也许藏个几十个人还行,但要藏个上万,几万大军,那纯粹是个笑话。

斥候的探查范围,便是所谓的安全距离。有经验的将军,会根据斥候反馈的种种信息,加强某处的探查力度,尤其是诸如林地,悬崖山涧。如果不探查个清清楚楚,确定自己安全了,是不可能会贸贸然的进入险地的。如果有敌军从安全范围之外进攻,那么他们还来得及摆开阵型,迎击敌军。而不是被人闷头打了一棒。

赵哲所谓的伏击,也只能是大方向包抄突击。先埋伏在其侧翼,侧后翼十几里地外的斥候盲区。而再利用自己隐藏踪迹的顶尖斥候检查对方大军的行军情况,如果一旦进入范围之内,便开始向那边行军移动。此时,双方的斥候便开始较量了起来。

如果能悄无声息的灭掉对方所有斥候,那就算是突击成功,至少可以潜行的接近到数里范围之内。虽然能从斥候不归的情况下,判断出是否有敌情。但这里面却是有一个时间差的。就是利用这个时间差,可以进行一次突击。

……

第196章 伏击

……

如何打这一场仗,还需要看对方的行军阵型如何。一般而言,想快速行军,都是摆出的长蛇阵。五人一伍并排而行,其余人后面紧紧跟着,这样的行军速度最快。但如果军队数量太过庞大的话,往往会延绵出几十里地。但这种阵型,却是极容易被人突击,掐成无数段,难以指挥而惨遭痛击,只有在最安全的时候,才会用这种方式来行军。

根据宗师探马回报,博顿大军是采用了比较安全,但行军速度不快的四方阵来行军。将大军分为了前锋,左右翼,后防。以及精锐集中地,以及博顿所在的中军。这样的好处,是可以应对任何方向过来的突击敌军。但坏处是,行军起来速度可快不起来。一天几十里地,已经是极限。

时间一点点的过去,赵哲的埋伏早就已经放置妥当。如赵哲推断的是,博顿大军的行军方向,正是这条线路。事实上,也只有这条线路最好走。多数是平原地带,不太影响四方阵的行军速度。大军完全可以摆足了架势,浩浩荡荡一起行军。

和赵哲所料的位置,虽然有所偏差,但却是无甚大碍。在己方极具优势的宗师斥候的不断汇报下,赵哲也不断指挥着伏军调整位置,哪怕是靠后,再靠后些也没事。只要博顿大军,进入到了自己的横向方向,就可以向前移动了。尽可能的潜伏进理想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