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页

大明官途[校对版] 高月 2087 字 2023-03-15

……

数万太学生如一条长龙,浩浩荡荡来到了西长安街,这里是进入承天门的大路,两边已经布满了军队,但是士兵们并没有阻挡他们,而是任他们继续向前,这种情况在半年前也同样发生过,当时李景隆两次大败,损兵百万而不受惩处,激怒了在京的十万贡生和太学生,他们火烧李景隆的府宅。在承天门前静坐示威,直至朱允炆下了罪己诏,而今天他们在数十名太学生领袖的带领下,再次请愿,要求恢复汉唐以来的政治常态。

队伍来到承天门前停了下来,数万太学生席地而坐,密密麻麻的身影占据了整条大街,两名太学生代表将厚厚一本有万人签名请愿书交给了承天门的守军,请他们转呈给皇上。

此刻,在太和殿广场上,几名重臣正焦急不安地等待着皇上的接见,齐泰、陈迪、暴昭、景清、铁铉以及叶天明,他们原本是在朝房中公务,太学生浩浩荡荡的请愿队伍使他们倍感压力,几个人商议了片刻,决定联合向皇上提出正式恢复相制,这已经是朝野所向,大势所趋了。

御史大夫景清对众人慷慨陈词道:“各位,军务参议会已经是事实上的政事堂,但它却明不正言不顺,一个兵部便可以主导整个议题,这不是常态,既然事实已经形成,那我们就责任将它制度化,皇上有皇上的权力,政事堂有政事堂的权力,不能这样暧昧下去,使皇上无权,使兵部坐大。”

虽然景清没有明指。但所有人都明白他的意思,兵部就是代指李维正,这样暧昧下去,只会使李维正一手遮天,与其处于混乱之中,还不如直接挑明了,建立起真正的相制,反而会抑制李维正的权力。

“景大人说得对!我们确实是结束这种混乱的局面。”

一直保持着低调的叶天明忽然开口了,他对众人道:“燕王已经明确表态,要诛尽左班文人,恢复祖制,估计我等都是在他的杀人名单之中,这个时候,我们如果还拘泥于形式,迟迟不肯面对现实,那么这种混乱的局面会很容易被燕王从中挑拨,从而影响战局,而且恢复相制也并非是大明初创,我们不过是要恢复到洪武十二年以前的制度,实现君相制衡,至于恢复唐制,那是以后再慢慢讨论之事,当务之急是要把制度明晰化。解决人心混乱的局面。”

其他重臣纷纷表态道:“叶大人的建议有理,我们当劝皇上顺应大势。”

就在太学生数万人请愿和几个重臣紧急求见皇上的同一时刻,朱允炆的另一个师傅方孝孺也在最后劝说朱允炆下定决心。

其实方孝孺也和朱允炆一样,支持恢复相制,却不愿意看见李维正以强势的姿态登上相位,只是他比朱允炆更清醒一点,也看得更清楚。

“陛下,臣这几天一直就在考虑此事,臣认为让李维正为相其实也未必是坏事,至少能确定下他的臣子名份,以防止他用武力来篡明。陛下也应该想得到,以他的实力,如果有意取大明而代之,也完全可以办到,臣最担心就是他的身份久拖不决,恐怕他会生出异心,相反,把他定在相国之位,如果那时他再生出异心,那他也会被天下人所不容。”

朱允炆背着手在房间里来回踱步,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几乎要使这个年轻的皇帝崩溃了,外面数万太学生的请愿代表着民意,朝廷重臣的施压代表着文武百官的意见,而现在他的师傅也这样劝他,让朱允炆的最后一点点防线,也逐渐被攻破了。

“好吧!朕去见一见众位大臣。”朱允炆长叹一口气,便向太和殿方向走去。

……

太和殿的偏殿上,朱允炆再最后和几位重臣商讨恢复相制的具体事宜,宰相恢复容易,难的是君权和相权的划分,这也就是问题的关键,但没有李维正参与的这个讨论是没有任何意义,如果李维正不能接受权力的划分方案,那最后的结果极可能他用实际行动来划分君相之权,可李维正的底线又会在哪里?众人都一时陷入了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