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页

在座的尽管都顶着奸臣的名号,可他们却是实实在在的读书人出身,都是经过寒窗苦读,考过科举,正经的科班之士,不论忠臣还是奸臣,他们读的书都是圣贤书,崇文鄙武的思想是所有读书人的共识,奸臣也不例外。

今日奸党的首领萧凡一语惊四座,无端端的竟然要大兴武事,若朝廷的政局走向因萧凡的一句话而渐渐变成了重武而轻文,那个时候他们这些文臣的地位岂不是连粗鄙武夫都不如?这怎么可以?

换了旁人说完这番话,众人必然恨然拂袖,扭头便走。

然而今日这番话是位高权重的萧凡说出来的,便不得不慎重思考和揣测了,哪怕是不太乐意,也要尽量表达得含蓄,委婉。

堂内沉默半晌,茹瑺看着神色各异的众人,又看了看萧凡平静无波的脸色,终于小心翼翼开口道:“呃……萧大人年轻有为,志向高远,我等万分钦佩……”

众人口不对心的附和:“是是是,萧大人少年臣子,心系社稷,实为我等楷模,朝廷典范……”

萧凡笑道:“你们既然这么钦佩,我就不客气的收下你们的钦佩了,刚才我说的这事儿,就这么定了吧!”

“啊?”茹瑺等人尽皆大惊,急忙道:“大人请三思!”

萧凡蹙眉道:“嗯,三思,我已经三思过了,我提的这条谏言,是三思之后的结果,你们有不同的意见吗?”

“呃……”茹瑺转了转小眼珠,然后胖乎乎的老脸堆起小心翼翼的笑容,试探道:“……大人年纪尚轻,已然官至锦衣卫指挥使,爵封诚毅伯,天子宠信,大权在握,如此际遇,古往今来已是非常罕见了,先秦甘罗十二岁拜相……”

萧凡原本听得笑眯眯的,闻言却眉头轻蹙道:“茹大人,你说的甘罗虽然十二岁拜相,可是……此人死得也很早啊,你这个比喻是不是……”

茹瑺一惊,急忙连连致歉道:“该死该死!下官失言了,萧大人少年英雄,能文能武,自然是长命百岁之相……”

顿了顿,茹瑺道:“下官的意思是,萧大人年轻而登高位,正是春风得意,意气风发之时,急待做出一番政绩给天子和满朝文武看看,为下一步升迁打下基础,这个……我们都是很理解的,不过,萧大人的施政方向可以有很多,比如农桑,税赋,水利,商贩,工坊等等,这些方面多有弊端,大人完全可以一展手脚,既不得罪人,又可以白捞许多政绩,何苦一定要触碰棘手麻烦的兵家之事?”

萧凡环视众人,却见他们皆是一副认同的神色,顿时有些愕然,原本以为自己只要虎躯一震,一声令下,众人无不那啥,却没想到他们的样子竟然颇不赞同自己改革军制的想法,萧凡心头微微一沉,连同党都不赞同自己,这个想法若提到朝堂金殿之上,将会受到多大的阻力?

“你们……都不同意?”萧凡有些傻眼道。

茹瑺陪笑道:“大人,历朝历代的军制都有许多弊端诟病,自古以来颇多名臣跟大人一样,以强军兴国为己任,欲行改革之事,却皆以惨淡失败为结局,这个……是有原因的。”

“什么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