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页

黄子澄凛然道:“蜀地天灾,萧凡进言首赈灾民,却不提祭天地鬼神,此举不合周礼,不符天意,《易》第十二卦否卦曰:天地不交,否。蜀地天灾,正是天地不交,天子久未祭奠上天,故而上天施以严惩,以警示天子。《易》第十一卦泰卦曰:天地交,泰。后以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萧凡未言敬天地,却进赈灾之言,这不是妄言欺君是什么?”

“放屁!”

静谧的朝堂之上,忽然突兀的传出一道很不屑的骂声。

黄子澄猛然回首,大怒道:“谁?谁骂人?”

没人回答他。

萧凡手里正捧着原为黄观的象牙芴板,百无聊赖的摸索把玩,一副若无其事的模样。

黄子澄冷冷一哼,扭过头复而面向殿中皇帝龙椅方向。

朱元璋眉头皱了皱,他本是平民出身,这辈子当过乞丐,当过和尚,也当过反贼,他什么都信,就是不信天地鬼神,这座江山是靠他自己的能力一刀一枪拼下来的,关天地鬼神什么事?

“言者无罪,萧凡只是给朕提供建议,黄爱卿这第一条妄语欺君之罪,不足采纳。”

朱元璋给这一条下了定义。

黄子澄一窒,接着毫不气馁道:“臣参劾萧凡的第二条罪状,蛊惑太孙。据臣所知,太孙殿下去年呈上‘论商人之义利’的奏本,其中观点分明是被当时还是酒楼掌柜的萧凡所蛊惑而写就……”

没等黄子澄的话说完,朱允炆淡淡插言道:“黄先生,奏本是孤一人所写,与他人并无关系,孤也并不认为奏本是受他人蛊惑,完全是孤个人的所思所想,这一条似乎也不足采纳。”

听着朱允炆略带冷淡的语气,黄子澄心中暗叹,他知道自己今日之所为,已经给皇太孙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为人师表的形象在太孙心中也许渐渐扭曲变形了。

“那么,臣参劾萧凡第三条罪状,构陷同僚。上个月京师数十名大臣受贿被拿,其中多有冤情,且有屈打成招之事,作为锦衣卫同知,萧凡罪不可赦……”

“黄大人,你什么意思?你参你的萧凡,提我们锦衣卫干嘛?咱们锦衣卫对谁屈打成招了?你可拿得出证据?”站在公侯勋班里的李景隆不高兴了,当先站出来反驳道。

本来做官油滑如泥鳅,又仗着是朱元璋甥孙的外戚身份,李景隆在朝堂上一贯坚持不说不动不得罪的“三不”原则,可今日却不得不开口了,黄子澄这狗东西说话实在太恶毒,你弹劾萧凡,扯上锦衣卫干嘛?他萧凡是锦衣卫同知就罪不可赦了,老子还是锦衣卫都指挥使呢,按你的意思,老子是不是该被千刀万剐?

李景隆当即往殿中一站,躬身禀道:“陛下,臣等奉诏拿问京师受贿大臣数十人,每人皆对自己犯下的罪状供认不讳,并无屈打成招之事,且他们受贿皆有人证物证,锦衣卫奉旨行事,绝不敢无端冤枉构陷大臣,这些事实证据,臣已向陛下密奏过了,请陛下明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