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页

江南贡院。

位于秦淮河南畔,夫子庙中心地带,贡院建于南宋年间,由当时的知府史正志初创,初为县府学考试场所,大明立国之后,为院试,乡试以及会试的统一考试地点。

贡院四周有围墙两重,围墙布满荆棘,以防考试之人舞弊,内置大门五间,俗称“龙门”,取鲤鱼跳龙门之意,中间的三门上方挂有横匾,中门上题“天开文运”,东西两门则题“明经取士”,“为国求贤”,进门后的左右两边,便是两排低矮的号房,又称号棚,应试的书生们一人一间号房,在此求取功名。

进贡院的书生们都要核对童生身份,童生才有资格考院试,然后童生们还要被兵丁搜身,以防有人夹带舞弊,搜完身后,便每人领了一块小牌子,牌子上写着自己的号房名称,对号入房,不得混淆。

萧凡兴致勃勃的欣赏了一会儿,领到牌子后,便照着牌子上的号码,径自寻了过去,找着了自己的位置,然后进去坐了下来。

进了号房之后他便感到有些不对劲了。

号房都是两排为一巷,每条巷内皆站着一名监考的官员,还有数名来回巡逻的兵丁,奇怪的是,他被分到的号房却在贡院的最南面,而且两排号房空荡荡的,除了他再无别人,更离谱的是,监考的官员和巡逻的兵丁也一个不见,就好像他这个应试的童生完全被人遗忘了似的,根本没人注意他。

想到刚才贡院门口他报出姓名后,一名身着四品官袍的官员似笑非笑的看了他一眼,萧凡心中顿时有些了悟,——多半是朱允炆已跟这些官员打过了招呼,官员们干脆对他不闻不问,连监考都懒得监了。

这是明目张胆的徇私舞弊呀!这种行为简直……太让人欣喜了!

有个皇太孙罩着,实在是件惬意的事。

这时只听到明远楼前传来一阵嘈杂的说话声,原来是应天府的学政大人在向各考生训话,训话的内容很枯燥,无非就是赞扬先贤孔孟,然后再对当今天子歌功颂德一番,最后再宣布考场纪律,警告不许舞弊等等……

一般的院试需要考四场或五场,第一场名为“正场”,后面几场叫初复,再复等等,顾名思义,初复再复,相当于前世所说的补考,第一场不中者还有补考的机会,若是第一场能过,后面的便不必再考。

直到开考之后,萧凡这才停止了好奇的四下打量,安心坐在号房内。

没过一会儿,便有书吏走过来,给他所在的号房桌上发了一张答题纸,然后高深莫测的朝他一笑,转身便走了。

答题纸上写着应试人的姓名,籍贯,所在号房的号码,甚至连应试者的容貌都简单形容了两句,——这年头没有照片,只能用文字来简单形容人的容貌,以防止代考的情况发生。

不过令萧凡奇怪的是,书吏发给他的答题纸上,写着分明却是别人的名字,别人的籍贯。

难道是书吏发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