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页

洪武年间,天下产银不多,又缺铜制钱,于是朱元璋在洪武八年行大明宝钞,古代人根本不懂什么叫通货膨胀,什么叫货币准备金,什么叫货币信用,宝钞提举司能印多少便多少,可惜宝钞极易被伪造,而且宝钞用纸不能耐久,朝廷又只不收,于是……朱元璋悲剧了,行大明宝钞的当年便造成了通货膨胀,贬值极快,百姓们普遍对其不信任,虽然朝廷三令五申要求民间流通必须使用宝钞,可是百姓们都不认帐,暗里仍以银子为流通货币,甚至宁愿用以货易货这种原始的交易方式,也不愿使用宝钞来给自己添堵。

相比之下,现银的购买力便大大增强,明朝时,一两银子可以买大米二石,一石等于九十多公斤,如此一换算,一百两银子可以买二十吨大米了。

这对于刚刚还身无分文,饿着肚子的萧凡三人来说,无异于天降横财。

他们当然不会傻得把银子都拿去买大米,但至少太虚喝酒吃肉是绝对可以满足了,小乞女可以添几身新衣裳,萧凡呢?他却实在想不出自己有什么地方需要花钱。

这真是个幸福的悲哀,钱多到不知该怎么花了。

“当大款的感觉如何?”萧凡笑问太虚。

“蹄膀一次买两只,一只中午吃,一只晚上吃。”太虚的理想不算很远大。

“你呢?”萧凡问小乞女。

小乞女神情欢喜的指了指太虚,然后比划了两根手指。

萧凡明白了:“好,蹄膀买四只,你两只,师父两只。”

太虚问道:“你呢?”

萧凡四十五度仰望天空,眼中有种淡淡的深沉。

“我想来碗鱼翅漱漱口……”

太虚和小乞女面面相觑,太虚叹道:“果然是王侯的命啊!志向比咱们远大了不止一点……”

※※※

捧着沉甸甸的银子,三人回了山神庙。

太虚在庙里不停的四处转悠,嘴里喃喃念着:“这么多银子,被人抢了怎么办?得找个地方藏起来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