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页

半天,他才一跺脚,罢了,先去找吉温商量再说,他刚走出兴庆宫,忽然看见长子杨喧飞马赶来,眼中充满了激动与兴奋。

杨国忠脸一沉,儿子已经是户部郎中,明年准备升户部侍郎,竟还如此沉不住气,他心中的怒火微微窜起。

“什么事如此慌张?”

杨喧甩鞍下马,飞跑到杨国忠的身边,急声道:“父亲,李清昨晚回来过,已经带着他的妻女跑了。”

杨国忠一怔,有些不相信地问道:“你怎么知道?”

“刚才,我们看门之人发现李清府上有许多家人背着包裹离去,便禀报了我,我抓住两人问了才知道,李清昨晚回来过,天不亮时,便带着妻女悄悄走了。”

杨国忠呆立的半晌,忽然‘啊!’地一声大叫起来,他简直要欣喜若狂,这下,他终于抓到了李清的把柄,已经来不急细想,他急忙向马车跑去,跑到一半又停住脚步回头嚷道:“告诉你娘,我去华清宫,今晚不回来了!”

第三百四十二章 江山如棋(七)

虽然关中各地皆被大雪封路,但从长安到华清宫的沿路却有专人照管,积雪稀薄、车驰如飞,一个时辰后,天刚刚擦黑,杨国忠一行便抵达骊山脚下,由于皇帝陛下驾临,华清宫前的护卫异常森严,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没有皇上的召见,谁也不得擅入。

杨国忠的马车停在宫前,早有小宦官飞奔前去禀报,片刻,一名宦官快步走出,向杨国忠深施一礼,笑咪咪道:“皇上请相爷觐见!”

一路行来,杨国忠的兴奋渐渐被空气里的寒意降了温,他开始感觉到自己有些卤莽,李清将家人接走之事到底是真是假,儿子也并没有亲眼看见李清到来,仅凭一个下人的证词,怎能妄下结论?以李隆基的精明,又该斥责他轻率浮躁。

甚至在靠近李隆基寝宫之时,他已经开始后悔,但人已经来了,后悔也没用,杨国忠只能硬着头皮随宦官走进寝宫。

此时,李隆基正与杨贵妃站在窗前夜赏骊山的雪景,宫人来报,‘杨国忠已到。’

杨国忠虽是杨贵妃堂兄,但他毕竟是外臣,杨贵妃立刻躲进了内宫,李隆基雅兴被扫,他心中极为不悦,慢慢地坐回了龙榻。

“臣杨国忠叩见皇帝陛下,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好了,这么晚也不让朕清闲一会儿。”李隆基阴沉着脸道:“你究竟有何要紧事,非要追到华清宫来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