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页

在几百把长槊下面,赤德祖赞面带惨笑,金盔金甲象征着他无比高贵的身份,他已经无法站立,这时,李清催马上来,骑兵们纷纷闪开一条路,李清下马走到他的面前,平静地望着他。

赤德祖赞半跪在地上,手拄着剑,大口大口喘着粗气,血和汗水流满一脸,但眼睛依然象鹰一般锐利和不屈,死死地盯着他前面的敌人,仿佛要用目光将李清撕成碎片。

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了李清,如何处置吐蕃赞普,事关重大,李清的目光平直地盯着远方,杀还是不杀,杀的后果和不杀的后患在他心中难以平衡,杀掉他可以打乱吐蕃的战略部署,甚至使吐蕃内乱,让大唐三五年之内不会再被吐蕃所扰,但自己所要承担的政治后果也显而易见;而如果不杀,自己的风险虽然可以降到最小,但大唐最后将不得不放他回去,吐蕃人的反复和无信又历历在目。

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在李清心中激烈地交锋,他委实拿不定主意,战场上的喊杀声渐渐地小了,阵势散乱的吐蕃骑兵们被陌刀阵和箭阵逐一分割、包围、歼灭,骑兵将赤德祖赞和他的残余卫士包围得跟铁桶一般。

李清忽然冷笑一声,毫不畏惧地迎着这位吐蕃王犀利的目光,蓦然间,大汉民族那种缓缓激发的血性在他心中被唤醒了,他的眼睛变得严峻而可怕,他的手缓慢地、但毫不迟疑地向下挥去……

天空的雪花忽然变大,李情傲然立在漫天的雪花中,一股从未有豪情充溢着他的胸膛,天宝四年十一月初,吐蕃赞普巡视陇右之战,却在黄河九曲被千里奔袭的沙州都督李清所袭,三千护卫全军覆没,而赤德祖赞被当场斩杀。

……

注:历史上天宝四年秋赤德祖赞行营至羊卓夷塘,被安西都护夫蒙灵察派来的唐军哨兵发现,可惜兵力太少,但没有能够杀死赤德祖赞,十分遗憾。

第一百八十一章 高原奇兵(三)

吐蕃赞普被杀的消息没有能传出十里之外,外围的唐军哨兵将漏网的吐蕃士兵逐一斩杀,李清并没有停留,简单处理完死伤部属后便立即挥兵北上,直扑石堡城。

此时,在石堡城两侧,一南一北两支吐蕃大军已经准备就绪,他们在倒计时,进攻唐军的弓弦越拉越满,一触即发。

可是,在他们身后五十里外,却埋伏着另外一支军队,象一头发现了猎物的狼,正用恒古不变的耐心等待着机会来临。

石堡城,唐军的进攻已经进行了快一个月,损兵过万,但城堡却巍然不动,城堡之下两里外,三万唐军无依无助,茫然地矗立在广袤的高原之上,寒风刺骨,旌旗已经结冰,被冻成了半凝固状,天空阴沉,乌云低垂,一场暴风雪眼看将至。

轰隆隆地战鼓声响起,从阵营里冲出二千唐军,他们扛着云梯,赶着数百头牛马向狭窄的山径进发,牛马的尾巴都涂上了厚厚的火油。

这是褚直廉所用过的最有效的办法,可以大大减少唐军的伤亡,而且冲上悬崖的次数在不断增加,甚至五天前还发生了和吐蕃军的城头肉搏战,险些攻进石堡城,但有一利必有一弊,大量的牲畜尸体也阻碍了山路,流出鲜血凝结成了刺眼的红冰,使唐军的进攻速度开始减缓,再也没有前几天令人激奋的效果,甚至使唐军的进攻变得更加艰难。

赶到山口,唐军点燃了牲畜们的尾巴,牛马受惊,没命地向山上冲去,唐军跟在后面狂奔呐喊,脚步机械而没有激情,仿佛只是走走过场,一个月来无数次的失败,早已经磨掉了唐军的信心,但吐蕃军却气势高涨,石如雨,圆木似冰雹迎头落下,直砸在一群奔牛的头上、身上,奔牛们一声声闷哼,接二连三滚翻下山去,跟在后面的唐军躲避不及,被撞翻一大片,唐军开始动摇、溃退、返身逃窜,但山脚有监军威逼着,只得回头再次进攻,溃退了又进攻,来来去去,每次如海浪,喊杀声震天,可到了顶峰便停止不前,竟无人敢冲上悬崖,只躲在狭道边上向城上放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