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页

“没错,这只能说明章仇兼琼在后面给他撑腰,所以他才敢这般出手,才不怕我们的报复。”

“难道这口恶气就忍了吗?”

“谁说我要忍了,不过要看清形势才能对症下药,急不得,我们海家立足百年不倒,就是能在每一次的失败中吸取教训,这次也应是一样,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同一个地方再次跌倒,大丈夫报仇,十年不晚,倒不急这一时。”

海澜说到此,突然又笑笑道:“所谓塞翁失马,焉知祸福,说起来还要感谢他,要不是这次与李清的较量,我还真没发现我的身边竟然藏着一头狼。”

次日,海澜以公开的身份出现在望江酒楼,李清亲自设宴招待了他,这样,两人几个月来的争斗就暂时告一段落。

第六十三章 杨家(一)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这自然是白居易的《长恨歌》,杨玉环,蜀州司户杨玄琰四女,十岁时父亲去世,她被送到洛阳的三叔家寄养,开元二十二年,咸宜公主在洛阳成婚,婚宴上杨玉环被咸阳公主胞弟寿王李瑁看中,并娶为妻,她性格婉顺,深得寿王母武惠妃的喜爱,要求李隆基下诏册立她为寿王妃,武惠妃去世后,李隆基寝食难安,高力士便引李隆基见杨玉环,李隆基惊为天人,为防天下人妄议,遂找借口废其妃号,强逼寿王休之,随后又命其出家替太后窦氏荐福,天宝二年十一月,杨玉环依然在太真观里独守青灯,可在她的老家,却来了一名不速之客。

“杨大哥!前方可就是导江县吗?”

李清一指前方隐约可见的城墙,夜空晴朗,漫天星斗,远远地,城墙如一条黑带横在广袤的平原之上。

“不错,那便是导江县,不过现在城门已经关了,咱门住一晚再进城。”

鲜于仲通出使南诏,后来信将杨钊推荐给章仇兼琼,并暗指其用处,章仇兼琼焉有不明之理,遂命其为成都县尉,李清见章仇兼琼已知道杨钊的作用,生怕其抢先笼络杨家,便鼓动杨钊回乡显耀,杨钊欣然从之,二人骑马从中午出发,晚间便到了县城,导江县便是后来的灌县,今天的都江堰市,离成都极近。

“前方不远便是我堂妹家,也就是玉环的三姐,我们可去借宿一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