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页

杨钊的慌乱只在一瞬间,片刻便恢复了常态,他面色平静、嘴角含笑,仿佛什么事也没发生过,李清余怒未消,只狠狠瞪了他一眼,冲出门去,杨钊忙闪身,一探头,却瞥见裴柔呆立在院子里,身上衣裳整齐,正盯着李清的背影发怔,他心中仿佛窜进只猫,急痒难奈,待李清略略走远,便急不可耐地冲进院去。

李清的怒气已渐渐消退,开始思量这次事件的前因后果,此事显然是精心布置,遣走儿子,借去马车,又选准小店最忙的时间,环环相扣,滴水不漏,但根源还是在自己太小看杨钊,以为他已经被自己捏在手中,大意之下,险些中计,此人行事险恶卑鄙,为达到目的,竟然用自己老婆来做饵,但又善于见风使舵,拿得起,却放得下,难怪他日后竟会那样飞黄腾达,看来决非是运气好那么简单,李清突然也有些佩服他,若不是小雨,今天真的麻烦了,可是她怎么会知道?

想到此,李清回头望了一眼小雨,只见她低头垂目,脸色绯红,两个指头扭成一团,李清停住脚步问道:“你怎么会赶来?”

“他在问你借马车的时候,笑得诡异,正好被我看见,再说大嫂昨日身子好好的,怎么会突然生病,我心中就感觉这里面或许有些问题,所以就悄悄跟着公子来了。”

“女人的直觉!”李清暗暗点头,“在这方面,女人要比男人敏感得多,这小妮子平时看似懵懵懂懂,想不到心机也竟如此厉害。”

他仿佛才第一次认识小雨,又上下打量她,见她容颜秀丽,肌肤晶莹雪白,比帘儿更高挑丰满许多,李清心中一荡,虽然鲜于仲通不明说,但他知道,这小雨就是他送给自己的,瞅瞅左右无人,他壮起色胆揽过她的肩膀,大嘴凑在她耳边低声道:“刚才看到的事情暂时别告诉你帘儿姐!”

小雨被他搂住,强烈的男子气息扑面而来,这是她长这么大的头一遭,而且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她心中慌乱之极,却又不敢将他推开,僵立在那里,头深埋着,连脖子都羞得通红。

李清也感觉到她本来柔软的身体竟突然硬得如花岗石一般,立刻明白过来,她是从来没被男人碰过,一直隐隐担心的事突然迎刃而解,心中大快,他肆无忌惮地搂住她的腰,伸嘴在她娇艳无比的脸上重重一吻,随即放开她,哈哈大笑而去,小雨羞得恨不得地上裂条缝钻进去,可心中却又暗暗欢喜。

半天不见他的动静,抬头时却发现他已经走远,正微笑着招手让自己跟上,她双目射出异样的光泽,似乎已经看见了自己美好的未来,一股从未尝过的甘甜滋味涌入心田,小雨脸庞绽开了莲花般的笑容,她象一只欢快的云雀,跟着他蹦蹦跳跳向店里走去。

第三十五章 贵人(一)

小店前的排队已经转过了街角,帘儿忙得连脚都不沾地,突然见他们二人竟一起回来,心中微微有些惊诧,但已经顾不得细问,只埋怨了小雨几句,眼波微斜又瞥一眼李清,见他精神抖擞,接过钱便扔进瓮里,竟不再细数,比那天得到义父的二十两银子还要兴奋几分,随后杨钊也赶来,这一日下来,帘儿发现所有人都似乎有些心不在焉,心中便存了疑窦,暗暗思量:“定是发生了什么事,晚上当好好盘问小雨。”

又过了几天,便是六月十九,这天是冰饮店的首次发薪日,但也是观音菩萨的成道日,更是民间盛大的庙会,这一日人潮汹涌,四县八乡的百姓全部都赶到阆州城,太阳还在睡梦中,来赶市的小摊小贩早早就在路边开始圈地运动,这边摆一个捏泥人摊,那里站一个卖糖葫芦的贩,或爬到树上高挂几幅夏令竹帘;或是铺上几张白纸,卖字老儒缩在角落里细细研墨,耻与商人为伍,他的眼睛都似乎翻上了天,可一身长衫却是补丁重叠,只怕比那花子的百葛衣还多上几个。

李清一大早便赶到店里,今天将是异常忙碌的一天,也将是铜钱哗哗进帐的一天,十几日来,日复一日的火爆生意,使众人一直处于满负荷运行状态,人手也一加再加,从四人增到了十人,但有一点却是严密控制的,那就是制冰和雪泥的配方,迄今为止,也只有李清他们三人知晓,帘儿和小雨已经不来店里,而且留在家中专门调制雪泥,这样她们的夜里就可以多睡一些。

渐渐地太阳醒了,也露出了笑脸,大街上开始出现性急的人,在府前街的最东头便是观音庙,人越来越多,在庙里上过香的人,就出来了,拥挤在街上,街上卖的大部分都是玩具和吃食,卖炒米糖开水的矮胖子,挑着担笑咪咪地在人群中穿行,手中拨浪鼓敲得震天响,不时有人将他拦下,花上一个铜钱便美美喝上一大碗,但小孩子更感兴趣的却是玩具,泥捏的泥公鸡,尾巴上再插两根红鸡毛,看上去一点都不象,可孩子们就是喜欢,家里有孩子的就不能不买,况且还能呜呜地吹响,此外还有卖小笛子的、卖线蝴蝶的、卖竹蜻蜓、卖不倒翁,看得孩子们的眼睛都花了。

但今年最出名的还是小李记的雪泥和棒冰,尤其是雪泥,不少人是专程冲这个从县里赶来的,这个新鲜的美食让所有吃过的人都垂涎欲滴,没有吃过的更是向往,甚至它还成为孩子们炫耀的资本,吃过两次的就比只吃过一次的胸脯要挺得高,而没有吃过的就仿佛打过霜的叶子,垂头丧气,突然又眼睛放光,信誓旦旦地说爹爹今天一定会带他去吃。

小李记的柜台前已经人潮汹涌,仿佛饥荒来临前的米店,不知何故竟出现三排队伍,互相怒目而视,皆认为自己是先来的,僵持片刻,便争抢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