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页

可现在,满院的人都在看着这最后一只厚实的红袋。

“李清—”张员外一咬牙,终于极不甘心的叫了出来。

……

“自己只来几天,竟然比所有人都多。”李清捧起沉甸甸的袋子,默默地感受着蕴藏在里面的一丝温情。

院子里的人已渐渐走光,张才拍拍李清肩膀酸溜溜道:“还楞着干什么,该走了!”

“去哪里?”李清看着他一脸向往,自己倒糊涂起来。

“自然上街去找乐子,难道你还想回去睡觉不成!”张才象是想到什么,回头四下张望,不见荷花的影子,这才微微放心下来。

虽已近一更,但大街上却摩肩接踵,比那白天还要热闹几分,仪陇虽是小县,但上元夜却是普天同庆之日,最能显示皇上治下的盛世清明,故那县令再怎样节俭,也得挤出几贯司笔费添置几盏花灯,供百姓赏玩,此外,各商家也须扎些花灯应景,赚了一年,算是给老客的一种回报。

二人上了别离桥,但见桥下姹紫嫣红,恍如白昼,群群的小孩们拎着花灯从他们身边跑过,每一盏花灯下都聚满了观赏的人流,正所谓: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但更多的却看人不看灯,难得几个村姑、小姐结伴出来赏灯,却成了一些无聊少年追逐的对象,大胆的靠近说几句情话,惹出一阵轰笑,那羞红了脸的跺跺脚,碎步小跑而去,后面笑声更加响亮,夹杂着些许得意。

张才早借故溜走,手中有钱,又正直相思的上元夜,他心中痒痒难奈,自然去翠花楼寻找相好的姐儿去了。

李清信步走下桥来,前面一条街是小商小贩聚集之处,最是热闹,卖灯的、捏面人的、刻脸谱的、摆个摊儿卖小枪小剑的,只一会儿功夫,李清的手上竟已挑了两盏灯笼。

“算命!十文一次,不准不要钱!”清脆甜美的声音从街角传来,李清突然想起那把黄杨木梳,心中一热,挑起六角琉璃灯缓缓地向叫喊声走去。

第六章 上元夜(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