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页

皇族[校对版] 高月 2090 字 2023-03-15

但十五军马对付雍齐联军数十万大军,还是略显兵力不足,因此皇甫无晋并不急,他还是驻兵在东郡濮阳县外,准备等秋收后再考虑作战,对他而言,拖得越久越有利,而对皇甫忪,时间越长,他军队的士气也就越低下。

大营内,皇甫无晋正在宴请东郡、梁郡、淮阳郡、济阴郡和谯郡等五郡的刺史和长史,以及濮阳县和陈留县县令,这十几名豫州官员对皇甫无晋来说是极为重要,现在,他不仅考虑军事上和齐雍对抗,同时也更注重政治上的优势,他已经获得了齐州大部分郡县支持,现在他长时间驻军东郡,也是为了得到豫州地方官员的支持。

这也是皇甫无晋在皇甫恒消亡后要做的第一件事,联系地方官府,这是极为重要,洛京王朝消亡,使很多原来效忠于洛京的地方官府都失去了效忠对象,它们未必肯效忠申家把持的雍京王朝,及时抓住这个关键的空白期,就是皇甫无晋请这些地方高官们来赴宴的原因,对于赶不来的郡县,比如许昌郡、颖川郡、汝南郡等等,他都派人前去送去自己的亲笔信。

宴会在皇甫无晋的中军大帐内举行,酒菜很简单,但皇甫无晋的招待却很热情,在每个官员的身后都有一名士兵给他们倒酒,不仅如此,大帐中间的空地上还有几名身高体壮的士卒在表演摔跤角力,叫喊声不绝于耳。

尽管皇甫无晋的招待很热情,但官员们都有点表情尴尬,他们不习惯于这种招待,他们习惯于身后是美貌侍女,而不是士兵,习惯于中间是舞姬表演歌舞,而不是摔跤,这顿酒让他们每个人都喝得闷声不语,很多事情都难以开口。

皇甫无晋显然也明白了众人的难处,便微微一笑,对士兵们道:“大家都下去吧!”

大帐内的士兵一齐退了下去,官员们如释重负,那种无形的压力一下子没有了,皇甫无晋站起身,举起酒杯对众人歉意道:“首先感谢大家赴宴,无晋招待不周,请各位大人见谅!这杯酒,我敬大家。”

他将酒一饮而尽,众人纷纷谦让,东郡刺史郑达甫举起酒杯笑道:“殿下不必抱歉,只是有军士在旁,我们无法畅所欲言,今天大人请我们赴宴,足见大人对地方官府的重视,我等愿配合殿下,维护豫州治安,确保民众和官府都能平安渡过这段非常时期。”

郑达甫并不是这些官员中资格最老的人,资格最老的是梁郡刺史李砚,李砚曾先后出任太府寺卿、吏部侍郎,因和申国舅关系恶劣而左迁梁郡刺史,但梁郡也是豫州各郡中人口最多,产粮最大,税赋最大的郡,所以,梁郡刺史李砚是这些官员的头领。

之所以梁郡刺史李砚没有首先出面,是因为现在在东郡,郑达甫是地主,但郑达甫也是仅次于李砚的第二深资历高官,曾任工部侍郎,他的发言也就代表了在座所有官员的意志。

官场说话讲究潜台词,讲究含蓄,所谓潜台词其实就是一种姿态,比如今天皇甫无晋请客,所有人都明白是怎么回事,来与不来就是一种姿态,如果反对皇甫无晋,那他们就会找个借口不来,如果来了,那就表示他们支持皇甫无晋,当然,这个也不用明说,大家心知肚明。

在表明姿态后,谈到一些具体要求和期望时,就需要含蓄一点,郑达甫说的话就很含蓄,但意思却很明显,他向皇甫无晋传达了几层意思,一是不希望和军队过多打交道,说白了就是希望军队不要扰民,严格军纪,他所说的‘我等愿配合殿下,维护豫州治安’,就是这个意思。

其次就是希望战火不要扩大,他也说得很清楚,‘确保民众和官府都能平安渡过这段非常时期’,什么非常时期,就是争夺天下的非常事情,民众和官府都希望平安渡过,就是不要扩大战争。

郑达甫说完,所有官员都捋须点头,表示赞同他的意思,梁郡刺史李砚也笑道:“郑大人说得非常有道理,也说出了我们大家的心声,其实我们都知道殿下爱民,能体谅地方官府的难处,我们也知道完全避免战争是不可能,只是希望战争能缩小范围,不要扩大,战争也并不是最可怕,败兵过境才是最可怕,像蝗虫一样,一扫而过,如果齐军大败,他们必然会大规模逃亡齐州,这也是我们最担心的一件事,希望殿下能替我们多想一想。”

皇甫无晋默默听众人的意见,今天他把众人叫来,一方面是希望豫州地方官也能像其他五州一样,在政治上支持他,在军粮和民夫上也能支持他,另一方面,他也是想安抚豫州官员,使他们不要过多为战争而担忧。

他一招手,几名士兵将一座巨大的木架搬进来,木架上是一幅大宁王朝地图,上面已经有些标注,地图就摆在帐门口,让所有人能看得见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