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页

山渐青[校对版] 何昊远 1882 字 2023-03-15

贾昌朝、夏竦等人站了出来反对后,晏殊、杜衍及韩琦等人也只好出班表示支持,许清知道他们这几天私下与手下的官员打过招呼,所以一下子站出来支持的官员很快占到了多数,但这种优势并不太明显。

目前朝中的势力划分,由于范仲淹等人的上台,改革派占据着很大的优势,这是赵祯有意为之的结果,他想改革,自然对改革派多些扶植,留着王拱辰等人,既不想他们压过改革派,又能起到牵制的作用,赵祯就小心翼翼地调控着这种势力的比重。

许清留意看了欧阳修一眼,见他和谏院的一些官员果然作了壁上观,在这双方角力之时,既没有站出来支持,也没有出声反对,沉默以对。

许清心里暗叹一声,说好听的这叫有原则,换个说法就是,君子啊你的名字叫固执!

当天许清和范仲淹几人也是摆道理,说事实,把欧阳修驳得无话可说,但他就是坚持自己的看法,决不妥协这一场角力,由于欧阳修选择沉默,支持武举这一方的虽然还占优,便优势不算太明显。

反对派在有王拱辰、贾昌朝、章得象、夏竦、宋九安、王举正、赖淡顺等人,包括礼部尚书吴长庆、侍郎钱应物,刑部尚书赵之远、侍郎陈仲和等人也在反对之列。

而出于许清意料的是计相曾亮竟表示支持,有他带动,三使司的官员也大多表示支持,三使司掌管盐铁茶及几乎全部朝廷才税支度,下设二十多个案,权职极为繁杂重大,与中书省、枢密院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是直属官员最多的一个朝廷部门,当然,有资格上朝站班的并不多。

即便有曾亮这老滑头出面支持,双还是形成了僵持之势,赵祯又不是个刚毅的主,一时也难以决断,最后这问题又拖到了下次朝全再议。

这个结果并不出许清意料之外,他反而觉得形势比他想象的好得多了,毕竟重文抑武的策略在大宋已经实行了近百年,一下子想让所有人转过弯来,根本不现实,只是可惜了欧阳修若是有他们加入,很可能武举之事今天就能通过。

回程的马车上,许清吩咐荆六郎一声,车子直接往潘楼街的银行总部驶去,兴武举之事还是由范仲淹等人去联络小弟吧。自己还是先将发行交子的事宜安排好。

今天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武举之事没通过,却意外地通过了发行交子之事,对于许清而言,这是也他一直策划而未能实行的事情,算是不小的收获吧。

以前他多次去过负责印交子的抄纸院,对抄纸院的印刷技术作过深入的了解,防伪上他还是很有信心的。现在要做的就是把命令下达下去,让各地分行把二百五十万贯准备金调集到总部来,这个绝对不能虚应其事。

宁平波等总部负责人一听许清说起此事,顿时兴奋不已,要说目前银行面临最大的困难是什么,那自然是银钱的转运了。细算一个账目你就知道现在转运银钱有多难,一贯铜钱大概重六斤左右,如果按这个比重计算,二百五十万贯那就重达一千五百万斤。

若用马车转运,就算一辆马车能装一千五百斤,那也要一万辆马车,一辆马车再配几个人手,加上押运的人,那少少也得近四五万人啊若是从成都府运到东京来,怕不得耗时两三个月才行,一路上人啃马嚼,这种耗费是极其惊人的,简直能让人发狂。

随着大宋银行的业务量越来越大,所要面临的这些问题也越来越困难,所以宁平波等人早就巴望着朝廷发行交子了,就算大量发行交子后,异地汇兑的业务量有所下降,但相对于这种转运的巨大耗费而言,仍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