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页

山渐青[校对版] 何昊远 2247 字 2023-03-15

当年大禹治水于山阴,在这些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朝代夏朝,并在此划定华夏九州,而山阴就是当是九州之中扬州地域的中心。自此以后,山阴曾多次成为一国都城或陪都。山阴可谓是真正的人杰地灵,这片山水在历朝历代孕育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军事军,如天上的繁星璀璨。光看这里留下的大量典故,如东床快婿、曲水流觞、东山再起、咏絮之才、乘兴而来等,就能一窥它曾经的繁盛。

虽然现在它在东南的地位渐渐被杭州取代,但它的荣光却依然灿烂,而许清最不会忘记的是,这里曾出产了大美女西施姑娘至今能与之与相提并论的也只有三位啊西施有多美许清不知道,可刚才那位落落大方的林家小娘子他算是见识了,确实是钟灵秀美!

“侯爷小心!”跟在身后的荆六郎突然叫道,赶上来想扶住许清,可惜,晚了!

许清想得出神,一不小心脚打滑,一屁股坐在了田梗上,西施姑娘也罢,林家小娘子也好,顿时跑了个没影,只剩下被硬泥顶着的屁股一阵阵的疼,幸好这冬季田间干硬,不然定是一身湿淋淋的泥水。

唉啥都别想了,工作之时思想开小差是要付出代价的,许清暗叹一声命苦,老老实实爬到河渠之上察看去了。

第228章 官司

金阳的太阳渐渐西斜,远处的会稽山层峦叠嶂,群峰如屏,被晚霞映得风姿奇异,船行于曹娥江之上,水面柔缓如镜,美不胜收,果然是山阴道上行,人在镜中游啊!

许清结束了大半天的巡察,虽然有些疲惫,仍忍不住靠坐在船头细赏着这片江南风光,曹娥江因曹娥投江寻父而得名;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才十四岁,昼夜沿江哭号,过了十七天,在五月初五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如今的大宋也以孝立国,因此官方对曹娥的孝道极力的提倡,为她建庙立碑。使得她的名声更为显注。许清觉得,这种事情确实应该多多提倡,正所谓百善孝为先,多竖起一些这种榜样,多少能起到一些移风易俗的作用。许清穿越过来的那个世界,官方对这种孝道的提倡少之又少,大多数人也是为父母打盆洗脚水都成了一种奢侈行为!

许清坐在船头,不由又想起了欧阳修他们正极力提倡的尊王攘夷,及君臣之道、礼仪之道。儒家的东西后世几乎被贬得一文不值,但主宰华夏道统近两千却不是偶然,自有其可取之处,特别是经过五代十国这些战乱期,当时的政权更迭频繁,城头大王旗变幻不定,大臣们朝秦暮楚,整个社会的道德伦常遭到了灾难性的破坏。

当时的冯道可谓是一个典型代表。这位自称长乐老的冯道,堪称官场的一个不倒翁。自后唐庄宗时起,经历了五个朝代,伺奉了十个君王,八个姓氏。累世不离宰相,三公,三师之位,他圆滑多智,根据世道兴替浮沉而变换面目,一生荣华富贵,深受到当时世人的推崇。这位毫无政治操守的长乐老,历经五代那样的政治乱世,累世高官已是奇迹,居然广受时人的推崇,这足以说明唐末至五代,中国的政治道德和社会伦理已经堕落到何等不堪的地步。

所以欧阳修他们重拾儒家道统,在这个时候其实是非常必要的。而孝道也是儒家学说组成的一部分,别的切不论,许清觉得光孝道这一条,无论什么时候都是应该极力提倡的。航行在一条孝女河上,胡思乱想一下孝道,许清洒然一笑。背着一身斜阳,他们的船悠悠地驶进了山阴县城。

此时的山阴县其实也是越州府所在地,越州府城包含两县,山阴和会稽,有些象唐都长安城中的万年县和长安县。等到船只靠上埠头,许清拍拍身上的泥土,带着护卫就往县衙走去,无论如何,先让县令大人安排个住处再说。山阴市面上的繁华丝毫不在杭州这些大城之下,这里是杭州等地出入明州的水陆要道,明州作为目前大宋对外商贸的港口性城市,往来的商客成群结队。

往县衙的路上,许清甚至还看到了几个披着头巾的阿拉伯人。向人打听了一下,转了几个弯来到县衙,却见县衙外围着许多乡民,而上午在船上遇到的那位林家小娘子也赫然在列。

“侯爷,不会吧那位姑娘不会是知道你要来县衙,专程来这里等侯爷你的吧?”嘴碎的荆六郎马上不安分的开起玩笑来。

许清也打哈哈道:“难说方才爷我斜靠在船头的造形,那可是我照着镜子练了许久的,慵懒之中带着洒脱,颓废之中露着内蕴就仿佛一个东床快婿,总之是把笑面佛的风采演义得淋漓尽致,林家娘子若一时着了本侯爷的道儿,那也事属平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