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页

山渐青[校对版] 何昊远 1998 字 2023-03-15

认为朝廷接受张元这种无君无父,背祖忘宗的叛贼做来使,本身就是最大的错误,许清吐他口水是轻的,这种人应该拒绝入境,并将他家祖坟开出来晒晒太阳,否则任由这种人堂而皇之入朝为使,一些奸佞之徒岂不纷纷效仿,国将不国啊!

石介这套说法,虽然和许清在朝堂之上的说法根子上相差不远,但人家石介有尧、舜、禹、文、武、周、孔打先锋,每句话都有典章为论据,洋洋洒洒,气势磅礴,让人驳无可驳,在这个时代来说,其牟利程度比许清的话强了百千倍。

这篇《正统论》一出,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许清都怀疑这成语是不是因此得来的),总之把国子监,及太学的士子思想浪潮给全部激发了出来,纷纷奔走相告,结对成帮对张元进行声讨,对朝廷接受张元作为来使表示愤慨,几千学子于是写下万言书,捧着圣贤牌位、画像,如潮水般涌出校门,前往皇宫上书。

朱雀门前,几千学生加上助威的百姓,足足聚集了近两万人,值守皇城的禁军紧张万分,但士子们到了朱雀门就停了下来,并没有冲击皇城,他们可不敢把这些读书人怎么样,不用守城军士并报,几千学生引起的动静早以惊动的朝中的大臣,三省六部顿时一片哗然,数千学子及几万百姓聚集于宫门,这在大宋开国以来从未有过,许多大臣根本不知道如何应对。

赵祯刚回到后宫歇口气,小太监便一路跌跌撞撞的跑来并报,说数千太学生及几万百姓高喊:严惩国贼,许清无罪,拒绝和谈,誓不休战。一路向皇城压过来,如今已到朱雀门外。

赵祯听说这样的声势,竟吓得脸色发白,跌坐在椅子上,一片慌乱,失声喃喃说道:“怎会如此?怎会如此?子澄他有什么话不能好好跟朕说,怎会让数万学子百姓来闹皇城,来逼迫朕?许清呢?许清呢?快传许清!”

小太监气还未喘匀,听了只得又往外跑。

第182章 朱雀门

“慢着!”

从不过问政事的曹皇后,叫住了往外跑的小太监,平日恬淡如菊的她,此刻更多了一份处变不惊的自若,真不愧是将门之女,她镇定的神态如一剂良药,让赵祯也迅速的安静了下来。

“官家,且不论夏宁侯有没有能力煽动太学生,就算有,以官家对夏宁侯的了解,他会这么做吗?官家将夏宁侯视为心腹之臣,夏宁侯待官家如父如兄,处处推心置腹为官家谋划,你们君臣相得,臣妾看着打心里高兴,可如今只是听说太学生喊一句许清无罪,官家便道是夏宁侯煽动,此事若是让夏宁侯得知,官家想想夏宁侯会何等失望,说不定这等国之英才就此归隐市井林泉。”

赵祯被曹皇后说得愧色满面,想起许清为自己奔走南北,尽心策划,心中更是如做错了事的孩子,惴惴不安。

“皇后所言极是,是朕一时糊涂了。朕也相信子澄不会这样做。”

阎文应冷冷的目光扫过殿中侍候的太监宫女,那警告的意味不言自明。

“官家,太祖皇帝曾说过与士大夫共天下,近百年来,文人士子无不对我大宋拥护有加,别说是三千太学生来上书,便是全天下的士子都来了,又有何干系?官家只须站到宫门前好声安抚,臣妾相信,换来的定是满城高呼万岁的声音。”

赵祯先来到天章阁,本打算招集几位重臣来商议如何应对,可想起如今朝中争持不下的情形,刚平静下来的心绪又变成一团乱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