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页

大争之世[校对版] 月关 2345 字 2023-03-15

庆忌神秘地道:“不瞒你们说,我在大江上受要离一击,锋利的短戟直透肺腑,那样重的伤势,实在是再难活命了。当时,我感觉到自己飘到了半空之中,我还看到荆林和梁虎子抱着我大哭,要放火焚船。然后,我的面前出现一个光的通道,一束白的耀眼的强光,我整个人都被吸了进去,见到了一个完全不同于当今天下的世界……”

接下来的话,对掩余和荆林来说,是闻所未闻,惊心动魄。对我们现在这些人来说,却有些乏善可陈了。庆忌把神话故事与现代社会的一些希罕物结合起来,给他们编造了一个天堂世界。那个时代,中国的神话体系还不够完善,人们只知上有天帝管理众生,至于细节还没有哪位想象力丰富的人给编出来。

庆忌一说,什么南天门,金銮殿、四大天王、八大金刚、三十三重天,脚踏风火轮腰系混天绫的巡天使者、什么千里眼,顺风耳,甚至还有开着法拉利跑车、穿着皮短裙的金发碧眼美女,中西合璧、古今结合,把掩余和荆林听得如痴如醉,目瞪口呆。

总之,这番话听下来,中心思想就是:庆忌本来命中当死,却上了天庭,受到了天神的青睐,于是为他续命,让他重返人间,至于他的那些奇思妙想,只是在天堂的短短瞬间,看到的一些东西罢了。

庆忌这番话拿到现代来说,都能唬些村夫愚妇,何况是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他编完了瞎话,回头再看掩余和荆林,两人望着他的目光,都已隐隐带出了些陌生的敬畏,就像看着一尊神祗……

※※※

会稽,越国群臣正在激烈的辩论当中。

越国大夫曳庸慷慨陈辞地道:“大王,如今吴王阖闾深陷楚国,正是我们的大好机会。前年我越国再度败于吴国之手,被迫向吴国俯首称臣,这两年来向吴国称臣纳贡,饱受吴国欺辱,此时正是一雪前耻的时候。”

大夫若成也道:“曳庸大夫所言有理,今已得到消息,吴国夫概因为东夷人作乱,已赶赴邗邑,御儿城内力量空虚,大王若此时派兵伐吴,攻城掠寨,必势如破竹。”

皋如大夫道:“大王,我越国实力不及吴国,趁其国内空虚出兵讨伐正当其时,而且我们可以打起攘助楚国的旗号,楚国强大,吴人虽攻进楚都,却绝对没有力量吞下楚国,如今秦、卫、宋、陈、鲁等国皆助楚国,楚王必可还驾郢都,那时我与楚国便是盟国,吴人对我们也要忌惮几分。”

越王允常盘膝坐在大殿上,听着群臣的分析频频点头,皓进大夫却道:“大王,依小臣之见,我越国不该此时伐吴。天下诸国,我越国距吴国最近,国力又远不及吴国,此番趁其国内空虚而出兵,必为吴人记恨。待天下时局已定,我越国与吴国近在咫尺,首受其害,楚人惯于驱策他人为其所用,掩余、烛庸的下场就是前车之鉴,我越国此时当趁天下大乱,趁机休养生息壮大实力,不可步掩余、烛庸之后尘。”

允常微微皱眉,目光一闪,向身旁看了一眼,在他身侧,站了一个青年男子。这人身量修长,皮肤黎黑,细长的脖子犹如蛇颈,眉毛疏朗,眼神锐利,鹰钩鼻子,身着一袭白袍,戴公子冠,拱手垂衣,正凝神听着众大夫议事。

越王允常微微一笑,问道:“王儿,如今吴国内外交困,我越国是否该趁机发兵,众大夫各执己见,寡人想听听你的意见。”

那青年启齿一笑,露出一口地包天的牙齿,他的牙没长好,牙床外拱,牙龈露出较多,闭起嘴巴时嘴唇拱起有点象尖尖的鸟嘴,此人就是越王允常唯一的儿子,当今越国太子勾践。

他听了父亲询问忙上前一步,禀道:“父王,众大夫的意见各有所据,攻有攻的道理,守有守的道理。臣儿听了众大夫的意见,权衡攻守的利弊,觉得方今天下大乱,我越国置身其外,未必便是好事。我越国南方,乃莽莽丛林、蛮夷部落散居之地,西方乃是楚国疆界,欲图壮大,必得北向吴国,打开通行天下的道路。吴国如今到处启衅,与楚、鲁、东夷等邻国燃起战火,正是我越国机会。趁他病,要他命,此时怎可闭关自守,等那吴国缓过气儿来,再欺压到我越人头上?”

越王允常哈哈大笑,一拍膝盖,四顾群臣道:“王儿此言正合寡人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