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页

大争之世[校对版] 月关 2295 字 2023-03-15

阳虎闻言大喜,拍案叫绝道:“好!好一招顺水推舟,此计甚妙,就依公子所言。公子,阳虎这便回去了。”

庆忌知道此事不马上办好,阳虎便无心饮酒,便也起身相送,行至门口,庆忌说道:“虎兄,庆忌还有一言,不知当不当说。”

阳虎慨然道:“庆忌公子,蒙你称一声兄长,虎本不敢当,不过阳虎身份虽然卑微,这一颗心却绝不卑贱,公子待我以至诚,阳虎岂能不知?再如何不中听的话,我知道公子是为我好,阳虎又不是不知好歹的人,又岂会因此发怒?公子但说无妨。”

庆忌点点头,说道:“虎兄,你出身寒微,从最低贱处做起,一步步走到今天,虽非公卿,位比公卿,虽非公卿,权逾公卿,这固然是虎兄才智卓绝,方有今日成就,但是也因此引来许多人的妒恨构陷。

若是寻常的阴谋诡计,以虎兄的机智权变,料能应付,唯有这高高在上的贵族礼制,繁褥高深,纵阅尽书卷,怕也不能记的完全,再说虎兄哪有时间把洋洋洒洒的周礼大全记的完整?而且以虎兄今日的地位权势,需要你亲力亲为的事越来越少,需要你居中决断、运筹帷幄的大事越来越多。

所以……虎兄应该多寻几个博学之士相助,以这次助庆忌伐吴的事来说,庆忌也知道,一直是虎兄鼎力相助,并为之奔走、联络各方,虎兄身边若有几个智囊,相信能把这些事安排的更加井井有条。虎兄若想把这位子坐得稳定,更是必须得找几个聪颖的脑袋一齐想你之所想,而不是你一人劳碌奔波,疲于奔命。”

阳虎定了定神,虽然心中有事,但是这番话他是真的听进去了,而且想及自己成了这事实上的鲁国宰相之后,的确做事每多吃力,庆忌所言的确不假。便拱了拱手,感激地道:“公子良言,阳虎谨记在心。”

阳虎匆匆赶出门去,上了马车吩咐道:“马上去季氏府邸。”

马车哗哗疾驰而去,阳虎往椅背上一靠,气愤、焦虑,还有一种深深的屈辱感,一齐涌上了心头。被人嫉恨谗构,他可以不在乎,明枪暗箭,他可以不在乎,唯独这出身,这低贱的出身,是他永远无法克服的软肋,天知道,奉家主之命建一座祠堂,都可以因为这身份而险些葬送了他。那深埋在心底里的痛,再一次被剥了出来,腐蚀着他的自尊。

庆忌说的是对的,他的地位越高,越需要才智之士的扶助,需要有士族阶层的支持,而不是斗鸡走狗之徒、好勇斗狠之辈,然而,真正的才智之士不只难寻,真正的才智之士又有几个肯投效到他的门下?为一介家奴效力?虽说权同鲁相,可好说不好听啊。

车轮辘辘,阳虎的一颗心象那车轮似的也不知翻来覆去转了多少遭,寻思了多少个来回,马车即将赶到季府时,阳虎突然想到了一个人,一个他本来以为这一辈子也不会相见、不可能共事的人。

那人虽是贵族,却是破落贵族,若为权势所诱,未必不会屈身侍他。那人熟谙周礼,博学多才,是鲁国闻人,且落魄不名,求官心切,如果能引他为己用……,也未必要明着充做身边的智囊,只消荐他入朝为官,明为朝中同僚,暗为休戚与共的盟友,那又有何不可?

阳虎此人拿得起放得下,所重者唯有实际利益,一想此人可用,昔日恩怨顿时抛下,立时起了招揽之意,心中只想:“孔丘……不知此刻他是在陬邑老家,还是已经来了曲阜呢?”

※※※

次日一早,阳虎施施然捧着一口食匣再次来到雅苑,匣中是一只香气四溢的烤乳猪,这是他送给庆忌的一份礼物。今天来,他仍然是满面春风,只是那种喜悦与昨日不同,昨日是承揽了一件大事的自得之喜,今日却是令对手吃了一瘪的快意之喜。

二人坐下,阳虎先向庆忌道了谢,然后冷笑道:“这两个人,是我近来不将他们放在心上,这才险些吃了暗亏,否则他们怎么奈何得了我?哼!公山不狃,仲梁怀,早晚让他们知道我的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