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页

蒙远、蒙辽闻言都有些不信,上将军还会吃败仗?

见蒙远、蒙辽两兄弟一下子反应不过来,蒙殛也不多做解释,只是叮嘱道:“行了,你们给为父盯紧长城沿线,尤其是高阙关,匈奴人既然钻进了九原这只笼子,他们就别想再跑出来了,咱们先等汉亡,然后再收拾匈奴人。”

……

上庸东郊,楚军大营。

二十万楚国大军在城东十里外的荒原上扎下了几十里连营,远远望去,楚军的帐篷那是重重叠叠、密密麻麻,从近处一直延伸到视野的尽头。

不过,让人奇怪的是,楚军自从兵临上庸城下后,便再没什么动静了,除了每天号角聚兵、日常操演外,甚至连最起码的试探性攻击都没有,军中诸将虽然奇怪,却绝没人敢质疑毕书的用兵方略,人可是打败齐王韩信的绝代军神哪。

不过现在却终于有人沉不住气了,他就是毕书的亲军校尉铁牛。

“上将军,究竟还要等到啥时候?”铁牛挎着横刀匆匆进了中军大帐,却看到毕书正悠闲地坐在榻上品酒呢,当下上前说道:“将士们可都盼着早日开战、早日斩获战功呢,再这样干等下去,末将担心士气会出问题。”

“士气会出问题?”毕书笑笑,说道:“我只听说过军队因为缺粮、战败或者主将阵亡而导致士气瓦解,却从未听说会因为对峙而军心涣散。”

“可是……”铁牛急道:“上将军,咱们究竟要等到什么时候?”

毕书笑着摆了摆手,道:“不着急,你别忘了白墨可是本将军的师兄,我二人同出鬼谷门下,无论是兵书战策还是智计谋略,基本上都不分伯仲,要想打破我师兄镇守的上庸,可没那么容易,总之,到了该当出战时,本将军自然会下令。”

“嘿。”铁牛叹口气又跺了跺脚,有些闷闷不乐地走了。

目送铁牛的身影远去,毕书脸上的笑容却慢慢地淡了下来,他之所以选择对峙,而不是强攻上庸,白墨难对付其实只是原因之一,其中更深层次的原因毕书根本没法对人说,那就是这一次,他必须保证汉国灭亡,而他这一路大军又不能斩立战功。

至于说为什么?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故秦大将白起的前车之鉴。

长平大战之后,赵国元气大伤,白起正准备趁胜灭掉赵国之时,却最终却等来了秦昭王的撤兵诏令,以致错失了灭掉赵国的最佳时机。

真是秦昭王不懂得战机稍纵即逝的道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