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页

打个比方,如果项庄对某位世子过于宠爱,这位世子的母亲就会母凭子贵,这位后妃的父族就会得势,然后大臣们也会争相揣摩上意,进而争相结好这位世子,久而久之,这位世子身边就会聚集起一大股势力。就会严重威胁到太子的地位。

届时,既便这位世子没有权势欲望,既便他不想当太子,可聚集在世子身边的官员勋戚们也会挟裹着他往着闯。逼迫着他把太子拉下台、取而代之,而这,便是祸乱之源!

所以,为了防微杜渐项庄只能疏远自己的子女,竭尽全力扮演一个无情的父王,其中的苦楚和孤寂,恐怕只有项庄自己才能知道了。

不过这次赐死赢贞,却使项庄对项望产生了浓烈的愧疚之情。

百里贤慌忙回答道:“回禀大王,公子望的书法已经小有成就了。”

百里贤只说项望书法小有成京,而绝口不提学业。项庄便知道项望还是不爱读书,只是沉迷于书法之中,不过转念一想项庄也就释然了,所谓儿孙自有儿孙福,项望沉迷书法而不喜兵略政事,未尝不是一件幸事,至少太子就不会忌讳他。

百里贤忽又想到了另一件事,当下说道:“大王,天放尚在辽东。”

项庄闻言顿时瞳孔微微一缩,他当然听得出来百里贤的弦外之音。蒙殛素来以赢氏守护者自居,当年在九原,三千老秦铁骑之所以投效楚国,也是因为赢贞,若是知道赢妃已被项庄赐死。蒙殛还不知道会有何反应呢。

而这,也正是项庄所担心的事情。

项庄并不担心骁骑军会跟着蒙殛造反。事实上,骁骑军的主体是江东子弟,当年从九原追随项庄的三千老秦子弟,死的死、残的残,在骁骑军中已经只剩不到百人了,所以蒙家父子既便想造反,骁骑军也断然不会追随他们。

蒙殛更不会造反,蒙家世代以忠义传家,其操守绝不是假的。

要知道,蒙家子弟素来恪守忠义之祖训,从蒙骜到蒙武,再从蒙恬及至蒙殛,无不是忠义两全、节操高尚之辈,昔日在九原,蒙殛就已宣誓效忠赢氏及项氏,那么今日,他就绝无背叛项楚的可能。

项庄唯一担心的就是,蒙殛会因为赢贞的死而萌生死志。

因为不管怎么说,蒙殛都算是先秦遗民,他虽曾立誓效忠项氏,可赢氏血脉才是他真正的守护对象,现在赢贞死了,赢氏血脉已经绝了,那么他的宿命也就完成了,依照蒙氏忠义传家的祖训,其自杀明志的可能性还是相当高的。

蒙殛忠勇节义、有勇有谋,项庄委实不愿失去这样一员大将。

百里贤当然也知道项庄在担心在什么,当下说道:“大王,此事终究是瞒不住的,天放早晚必会知道,不如臣去一趟辽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