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页

直到桓渊的身影消失在门外,叔孙贯的脸色才慢慢阴沉了下来,桓渊并不知道,叔孙贯其实刚刚才从王宫回来,在王宫,叔孙贯先后觐见了项庄跟范增,然而,叔孙贯还没来得及表明他的态度,就被项庄先拿话给堵住了。

范增更是摞了狠话,就是刚才叔孙贯转赠给桓渊的那句,只是略有差别而已,范增的原话是:叔孙贯,老夫今日不妨正告于你,新田赋法的推行,乃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谁敢阻挠变法,谁若敢抗拒清丈土地的进程,就是我项氏死敌,你好自为之吧。

项庄、范增都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叔孙贯还能怎样?只能够蛰伏了。

当年,项氏靠着江东世家、士族以及宗族的支持上位,这的确不假,可现如今,项氏却早已经是羽翼丰满,尤其是项庄继位楚王之后,更是展现出了极其高超的政治手腕,在稽北各县盘踞多年的宗族势力,他项庄只是翻翻手就给连根拔起了!

现在着手削弱士族影响力更是谋定而后动,大势怕是难以逆转了。

有项庄绝对把持兵权,现在又有范增坐镇,项氏的地位可说是稳如磐石。

叔孙贯并不认为江东的十几个世家有能力跟项氏分庭抗礼,一旦叔孙氏贸然掺和到中间去,结果很可能就会遭到项氏的残酷血洗,范增的杀伐决断那可不是吹的,遥想当年,若不是项羽优柔寡断,刘邦早让他给杀了!

当然,叔孙贯决定蛰伏,并不意味着他就会放弃抵抗。

如果机会合适,叔孙贯并不介意当一回幕后推手,因为不管怎么说,新田赋法都严捐害了各大世家的利益,一旦新田赋法顺利推行,不仅意味着各大世家每年要向国库缴纳大量的粮赋,更意味着各大世家在楚国政坛上的失势,这才是叔孙贯最在意的。

叔孙贯已经看出来了,楚国变法,项庄其志不小,他这是要效法强秦最大限度地削弱世勋世卿也就是世家的影响力,然后最大程度地强化王权!各大世家如果不设法反抗,则早晚成为项庄手中的玩偶,他想怎么捏就怎么捏,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作为叔孙氏家主,叔孙贯当然不会听任这样的不利局面出现。

……

吴中县,西郊。

临近具区泽有一大片农田,这片农田是吴中张家的产业,张家不仅是桓家的姻亲,而且还有两个子弟在吴中县当小吏,俨然士族了。

仗着家族势力,张家在吴中西郊很是敛聚了不少田产。

不过今天,张家却遇到大麻烦了,护法校尉带兵上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