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页

这里的共和,当是指史有先例的周召公和了。

《御宪》第二卷为《中枢篇》,其内容则是规定了大宋外朝、内阁的权力与责任和产生办法,这一点乃是这几年来官制改革逐步实现了的,因此算不得新鲜。第三卷名为《勋议篇》,却是多年前天子提出的地方勋议制,听得这一条时,在场诸人中心思敏捷的,立刻意识到,经过五年的时间,中枢官制革新已经接近完成,天子接下来就是要推动地方官制革新,要改变长期以来华夏官员只唯上不为下只知迎奉上司不知服务士民的劣俗了。

《御宪》第四卷名为《产业篇》,却是鼓励百姓殖产兴业的条文,其中第二条正式确认,天下百姓,无论士农工商,只要遵守国法,便在士民之列,绝无贬抑。第三条又是一条有新意的,士农工商,守法所得皆为私有,天子、朝廷与地方官府,皆不可强索掠夺。第四条则对于向各行征税有明确规定:朝廷税种,须得天子、外朝、内阁一致签押方可征收,朝廷税种之外,地方税种,须得地方主官提议,地方勋议签押,再报朝廷批复方可征收,这几乎就杜绝了地方上巧立名目征收苛捐杂税的渠道。

《御宪》第五卷名为《成法卷》,对于国法之成废,有着极细的规定,特别是对《御宪》本身的修改,规定得极为详细严苛。初次制定《御宪》,自然是赵与莒拟定的,但此后他自家要修改,也须得经外朝、内阁八成以上成员和七成以上的地方勋议赞同签押,方可进行。至于其余法律,《御宪》亦有明文,规定其成法和废法的程序。

等五卷《御宪》公布完毕,天色已经渐渐暗了下来,不过这朝天门广场却没有暗下,在广场四周,明亮的灯光照射下来,足足有百盏,仿佛是一串夜明宝珠。这可不是汽灯,萧伯朗的目光在主台上的人中搜巡了一会儿,然后看到了皇长子赵孟钧,已经十八岁的皇长子脸上有些激动,萧伯朗欣慰地笑了。

那些灯其实是电灯,在发现有线电报之后,如何让电这种神奇的力量更好地为大宋提供帮助,成了萧伯朗苦苦追求的问题。不仅是他,据他所知,区八马与敖萨洋也在探索在各自领域中如何利用电能的问题。在研究这一问题的同时,萧伯朗还要带一个特殊的学生,便是对于机械格物有着特殊兴趣的皇子赵孟钧。身为皇长子,母亲又终于得到群臣认可,成为了大宋的皇后,赵孟钧这个皇位第一继承人对于政务的兴趣实在比不上他对于格物的兴趣,这让他母亲有些失望,却让赵与莒非常欢喜。

电灯便是萧伯朗在赵孟钧的协助下发明的,萧伯朗心中最明白,天子肯定给予了皇长子特殊的指点,但却没有告诉别人,这是一个父亲为儿子邀名的苦心,而且整个试验过程也确实是赵孟钧自己亲手探索和完成,因此他决定把自己的猜想永远地埋在肚子里。

而且,现在赵孟钧开始了新的研究目标,那便是如何利用电传送人的声音。目前已经有了一些眉目,只不过离成功尚很遥远。

按照刚才颁布的《御宪》,当今天子若不指定,那么赵孟钧便是第一顺位的皇位继承人。一位好为发明的皇位继承人,免不了士林会有非议,不过在当今天子强势之下,任何非议都只会烟消云散。至于今后的天子治政能力,那反而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外朝、内阁和地方勋议,足以使得整个国家的官僚机构正常运行,君主圣明,则君主可执权柄,君子能力有限,则可以虚君而实臣。

以当今天子的威望能力,《御宪》对他的约束力实在有限,不过今后的天子可就难了,他们永远都不可能达到当今天子的威望程度,又面临着外朝、内阁和地方勋议的三重约束,便是想凭借军队来强行推行自己的意思,若是激发天子弹劾程序,只面会陷入大麻烦之中。

“诸卿!”萧伯朗正想着赵孟钧是否是个合适的皇位继承人问题时,突然听得天子朗声说道。

万人的广场上,除了天子的声音,便是风拂动彩旗的声音。

“朕奉天承运,御宇大宋,尔来二十年矣!”

“二十年来,若无诸卿,大宋风雨飘摇,何有今日!于庙堂中殚精竭虑,运筹帷幄者,乃诸卿也。于战阵上效死报国,殒身不恤者,乃诸卿也。于大海中渡尽劫波,九死一生者,乃诸卿也。于田亩间躬耕勤种,胼手胝足者,乃诸卿也。于厂矿内辛苦操劳,兢兢业业者,乃诸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