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页

两人的争执并未引起多少人围观,过了会子之后,一个衣冠楚楚的人乘着辆车飞快地停了过来,那人下得车,脸上带着笑,看着冯雁亭便施了一礼:“这位先生可是自临安来公干的?”

冯雁亭瞄了他一眼,心知道纠缠的时间太久了,终究给人追上,不过他也不惧,淡淡地点了点头:“不错。”

“不知先生是哪家报社的名笔,在下汪元峙,时任这洛阳府孔目。”那人笑吟吟地道。

冯雁亭心中一跳,这人竟然是洛阳府的小吏!

汪元峙出场之后,原先那个车夫便悄悄离开,冯雁亭脑子转了转,便顺着汪元峙的话头向下:“原来是汪孔目,实在是失敬,失敬……”

“不敢当,洛阳府孔目押司之类,没有五十也有三十,都是没有品秩的小吏,象在下我,便是负责接待南来北往的报社名笔——与诸位大宋无印御史相比,当真是不值一提。”汪元峙点明自己的身份,又暗捧了一下冯雁亭,然后再次道:“不知先生高姓大名,是哪家报社的名笔?”

在那瞬间,冯雁亭脑子里转了转,然后面不改色地道:“区区吴文英,现在《大宋时代周刊》任职。”

“原来阁下便是吴君特!”那汪元峙面色微微一变,脸上露出庆幸的神情:“大名当真是如雷贯耳!”

二人说话都没有压低声音,传过墙之后,给尚三娘听得真切,她面露古怪,看着正主儿:“外头那个……”

“假的。”吴文英苦笑道,外头那人倒真是不知死活,竟然敢在此冒充自己的名字,只是听那人声音有些耳熟,象是自己认识的人,说不得倒要想法子提醒他一下。

“不当汪孔目称赞,吴文英也不过是一区区俗人耳,哪有什么大名!”冯雁亭一本正经地道。

“吴先生谦虚太甚了,吴先生的文章,在下可是都一一拜读,本料想如此老道辛辣的文字,应是四十许人写出来的,却没料到吴先生竟然这般年轻,当真是年轻有为,年轻有为!”

“不敢不敢,一竖子耳。”冯雁亭道。

那汪元峙心中暗暗嘀咕,自己虽然赞捧得有些厉害,可这位“吴文英”略一谦虚便可,为何如此自贬,甚至称自己为“竖子”,做人低调到这个地步,当真也是少有了。他却不知在一墙之隔外,正牌儿的吴文英气得七窍生烟:一竖子耳,一竖子耳,这厮也太不厚道,冒自己的名不说,还如此贬自己!

尚三娘也成了掩嘴的葫芦,她做了个手势:“外头那位汪孔目是官府中人,吴先生见不见他?”

“想来与那些矿主是一伙儿的,不见。”吴文英摇了摇头:“那假冒我的不知死活,倒是一个时机,三娘,有假冒我的吸引开注意,你便可以将这册子送到……对了,洛阳火车站里有我一个朋友,姓志名旭扬的,你将这册子交给他,记着这人粗眉粗眼,他与我是在徐州认识的,一定要问清楚人。”

“可吴先生呢?”尚三娘挑着眉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