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页

但是,因为炼钢技艺过不了关,这混凝土路上没有跑几辆马车,在大宋价格都不菲的马车,到了蒙元境内更是昂贵得吓人。大多数蒙元权贵出外,还是选择骑马,李锐叔侄也是一样。

他们二人并排驱马,面色都是相当凝重。

“五日未曾召汉臣议事,今天突然响鼓召臣……贤侄,你过会儿言语须谨慎些,这不是咱们出头的时候。”

“侄儿明白。”李锐的神情多少有些不自然,他看着李全:“叔父,陛下会不会让你带兵?”

“怎么,你想赚军功?”李全面上的皱纹让他象五十几许的老人一般,这几年他囤田开荒颇有功绩,也常能得到拖雷的赞誉,但其实他过得并不开心。他有些后悔,当初在忠义军中远不如他的彭义斌如今已是大宋河北军区都督,若他不曾叛宋,那么这个位置原本是他的!

“那是自然,咱们叔侄这些年来,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大军食粮,百官薪俸,尽是咱们叔侄辛劳所来。可是我大元重军功,叔父与我一年三百六十日忙不到头,所得赏赐还不及严实、史天泽等人之一半,他们有什么本领,除了吃败仗之外便是催饷!”李锐在叔父面前毫不掩饰自己对严实和史天泽的鄙视:“若我叔侄领兵,哪会如此?”

李全闻言止住马,侧脸看着李锐,神情很是凝重,好一会儿之后,见那些护卫隔得远,他才低声道:“贤侄,你是自流求和大宋来的,你说我蒙元失了燕云,又丢了临闾关,还能与大宋对峙下去么?”

李锐愣了愣,不知道李全说这番话的用意。

过了会儿之后,李全摇了摇头,然后自己回答了这个问题:“你知道么,为叔如今每夜都在做梦,梦中为叔还是忠义军之将……贤侄,那史天泽等人比咱们幸运,他们一开头便投靠了大元,现在再不济举兵降宋,亦不失富贵,你我先投大元,已是不受信任,再想回头,悔之晚矣!”

“前些日子,在得知临闾关失守之后,我已经令你婶娘带着两个兄弟前往辽阳,那是我囤田故地,颇有几个我的亲信,贤侄,我早劝你娶妻留后,可你总是不听,如今……”

李全语气中的绝望再也掩饰不住,李锐抿着嘴好半晌这才幽幽道:“事或还有可为?”

“不可能了,朝中那些国族权贵以为宋国天子只是收复燕云,却不知此次北伐,便是灭国之战,他们除非逃回草原上托庇于窝阔台汗,唯有如此尚可苟延残喘于一时。”李全又苦笑着摇头:“这是这几年来我与你叔侄二人,为他们置下这份家业,他们如何舍得抛下,回草原上去过那苦哈哈的日子?”

“便是逃回草原,安知大宋天子不会效法汉武唐宗,遣大军深入大漠,犁庭荡穴?”

这番话,在李全心中已经憋了许久,今日当着侄儿的面吐露出来,也算是发泄了一番。但说到此处,他也不能再说下去,摇了摇头后道:“走吧,若是迟到,免不了要被蒙胡权贵弹劾。”

不经意之中,他用了“蒙胡”这个宋人常用在蒙人身上的称呼,而不是平日里的“国族”,李锐沉默了会儿,唯有摇头苦笑。

李全说得不错,他叔侄为蒙元建下了舒适的家业,如今上至拖雷,下至普通蒙人,都是离不得这份家业了。

他驱马赶上去,然后又问道:“陛下知不知此事,孛鲁大王知不知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