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页

“说起此事,恰好有件事还要请子曰管家回禀大郎。”方有财指着远处建起的村寨,“咱们这有两个工匠,前些日子问我,能否让他们也开些荒地,他们想迁居于此。”

“不可让他们开荒,否则他们哪里还会有心给我们家做事?”赵子曰断然否决,但想了想又道:“此事我做主了,这淡水是我们家自土人手中换来的,他们要想定居,可以做我们家佃户,租息只收一分。”

“这……妥当么?”方有财听了一怔,租息一分,那便是十中纳一了,在淡水耕种,又无须担忧皇粮国税,那与白白送与佃户耕种几无差别。以着赵与莒给赵子曰的权力,这样的主他倒是做得的。

“妥当,自然妥当!”赵子曰毕竟跟着义学呆了四五年,平日里又是个深沉好思的性子,想事情比方有财更深:“田地是我们家的,我们何时发与他们耕种,岂不是我们说得算?如此便不怕他们只念着耕种误了我们家的大事,这些微子租息,又让他们看到甜头。如今我们家缺的又不是地,而是人!”

“子曰管说得的是!”方有财暗暗佩服,只恨自家没有第二个女儿,否则嫁给赵子曰,今后必然得到大郎信重。他算是想明白了,这淡水天高皇帝远的,大郎便是这一切的主人,可要将这地方开出来,却需要大量的人力。

“大郎上回从淡水回去还对我夸赞你了,说你挖水渠是极对的。”赵子曰轻轻拍了一下方有财:“我有数月未来了,还不曾见到你建的寨子究竟是怎番模样,且带我去见识见识,看看大郎夸赞的水渠是何物吧。”

两人一边说一边走向寨子,阿茅如今成了方有财的跟班,他也穿着件宋人的旧衣衫,学着宋人的模样,一摇一摆地跟在二人身后。赵子曰见了哑然失笑,他想起一个成语“沐猴而冠”,阿茅如今的神情,便也与那猴儿差不多了。

注1:既轮窑,具有连续性生产,产量较高,可以采用各种燃料,建造费用低等优点,但与隧道窑,辊道窑等现代窑炉相比较,其机械化程度低,作业环境差,劳动强度高——百度搜来的。作者幼时家旁有个砖厂,不过采用的是现代机械化生产,用的是高炉,小时顽皮曾顺着手脚架爬到五六层高的窑顶,上去了却下不来。不过作者其实不懂烧窑,列位看官姑且读之罢。

六十、人情练达皆学问

如今的郁樟山庄,若只算规模,在十里八乡之中不算大的,但据说因为只有孤儿寡母的缘故,特意修起了高墙。

赵与莒在书房之中,拆开手中的信件,专心致志地读了起来。

这是石抹广彦寄来的信件,这几年来,石抹广彦在中原一带行走,联络山东义军,收买金国官吏,借着胡人接二连三南侵的时机,自金国向大宋贩运足有五千匹良马,这对于骑兵孱弱的大宋,实在是一笔大财富。因为这个的缘故,石抹广彦在大宋也结识了不少军中将领与官吏。他原本可以在江南荣养,却因为矢志报仇,始终留在江北,干那些让撬动大金根基的勾当。

信中说的是他冒险前往大京中都(今北京)之见闻,去年胡人攻克中都,石抹广彦原本是想去看看,能否与铁木真搭上关系——因为杨安儿兵败身死的缘故,他又动了借助胡人之力报仇的心思,赵与莒虽说去信劝止,告诉他这不异于“与虎谋皮”,可他终究是不大相信。

然而,在石抹广彦这封信中,却坦承自家错了。他在信中说道,胡人入城之后,虽有失吉忽突忽拒绝拿取金国国库宝物而将之归公之事,但更多的是屠戮焚烧,这座契丹与女真人经营了两百年的大城,短短一年之间,便已是残败不堪。

“胡人凶残近于禽兽矣,其人不识耕种,唯喜杀戮,非其族类,皆如寇仇。凡牧战之外,一无所知,暴虐贪残,有若豺狼。以愚兄观之,正如吾弟之所言,此非雄图大略之主也。其兴虽勃,其亡必忽!”(注1)

看完这一段文字,赵与莒深以为然,虽然铁木真之后的忽必烈英明勇武,又有耶律楚材这般汉化了的契丹人相助,可他们建起的元帝国,国祚还是不及百年,正如石抹广彦所说的“其兴虽勃其亡必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