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道:“如此行径,吾不屑为之,子远休要再提。”

许攸叹息一声,遂不再相劝。

……

两日后,李儒统西凉大军赶到洛阳,于洛阳东效扎下营寨,军营连绵数十里,但见旌旗蔽日、鼓声震天,军威浩荡,洛阳百姓及城中百官皆惧,不数日,十镇诸侯亦纷纷赶到,不过洛阳之变事起仓促,各镇诸侯不像董卓事先有过充分的准备,所以都只带了少量部曲前来,十镇相加亦不过万余部曲,远不及西凉军声势浩大。

西凉大军抵达洛阳当夜,董卓便于大帐急召李儒议事。

见礼毕,李儒问道:“主公,今洛阳情势如何?”

董卓道:“城中羽林军、金吾卫死伤略尽,西园新军亦走散大半,止有司隶校尉袁绍领兵八千屯于城东,可为心腹之患,余者若兖州牧刘岱、荆州牧刘表、益州牧刘焉等辈,所将兵卒皆不满千,不足为虑。”

李儒又问道:“朝中百官又有何动静?”

董卓摇头道:“天子腿脚不便、至今未朝,朝中百官并无动静。”

“百官手中虽无一兵一卒,于国事朝政却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主公若想控制洛阳,光靠军队是不够的,还必须获得朝中官员的支持。”李儒捋须沉吟片刻,忽然说道,“儒有一计,可使主公辩明朝中百官,何人可以亲近,何以需得罢官,到时一试便知。”

“哦?”董卓欣然道,“计将安出?”

李儒凑到董卓耳侧,如此这般说了一遍,董卓连连点头,喜道:“就依文修所言,明日设宴温明园。”

……

次日,温明园。

董卓于园中大摆酒席,宴请十镇诸侯皆朝中大小官员。

酒过三巡,董卓忽然手持酒盅站起身来,疾声道:“吾有一言,诸公请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