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页

“谢大将军。”

胡才、李乐谢过郭太,分居左右而座,胡才向郭太拱了拱手,问道:“大将军急召末将等回上郡,不知有何急事?”

郭太将桌案上的一卷帛书推到胡才面前,凝声说道:“这里有大汉天子密旨一封,两位将军请过目。”

胡才将密旨展开、匆匆阅罢旋即脸色大变,吃声道:“大汉天子欲敕封大将军为拔胡将军,以上郡为治所,世袭罔替,替大汉世代镇守北疆!?”

“什么?”李乐闻言也吃了一惊,有些不敢相信地接过密旨,匆匆看罢这才转向郭太道,“大将军,这~~这究竟是真是假?”

一直以来,号称秦胡的这些汉人在大汉朝廷的眼里都是些暴民和匪徒,如果不是因为秦胡生活在京畿、三辅以北,紧邻汉朝又北御诸胡,平时又很少骚扰大汉百姓,起着屏障作用,大汉朝廷只怕早就发兵将秦胡击灭了。

可既便如此,朝廷对秦胡向来也是深恶痛绝!在大汉朝廷眼里,秦胡的地位甚至还比不上北边的诸胡以及匈奴人,已故使匈奴中郎将张奂平时征召秦胡的兵马最多,可给的粮饷却最少,遇到大雪灾年,匈奴人还能从大汉朝廷获得补给,可秦胡人却只能靠自己去羌人、胡人那里劫掠。

郭太道:“本大将军也是有些不敢相信哪,所以才连夜将二位将军请来。”

胡才道:“大将军成了大汉拔胡将军,要说好处那是显而易见的,从今以后只需奉天子诏令,再不必听令于使匈奴中郎将了!可是~~大汉天子真会这么好心,平白无故封大将军为拔胡将军?这其中别是有什么诡计。”

李乐道:“能有什么诡计?”

胡才想了想,说道:“会不会跟马跃私自攻略河套有关?”

“你的意思是说,朝廷敕封本将军为拔胡将军,是为了对付马跃?”郭太恍然大悟道,“嗯,很有可能,若不是你提醒,本将军竟险些忘了河套之变!来呀,传我军令,立即关闭龟兹关卡,拒绝所有流民、胡人入关。”

……

龟兹关,地处上郡以北两百里,紧紧扼住关内通往河套的官道要冲,内长城从关卡两侧蜿蜒而过,三丈多高的城墙虽然很难阻挡辎重步兵的进攻,可对于生活在马背上的游牧民族而言,却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天然屏障!

自从中平元年黄巾乱起,便不断有中原百姓避走边塞,其中相当一部份人从龟兹关出长城,在河套草原定居下来,可是现在,他们却不得不再次背井离乡、举家搬迁,因为比黄巾贼更加凶名昭著的马屠夫已经占领了河套。

古时通讯不便,以讹传讹的现象极为严重,再加上大汉朝廷和各地郡守对马跃形象的故意扭曲,在不明真相的普通百姓眼中,马跃俨然已经成了生饮人血、活吃婴儿脑髓的穷凶极恶之徒,而马跃麾下的军队也个个像野兽一样,喜欢生啖人肉。

正是正午时分,扶老携幼的流民像潮水般从关外涌来,在关门前拥挤成一团,都想早些逃进关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