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页

名门[校对版] 高月 1846 字 2023-03-15

拉希德转过头,负手凝望着遥远的东方,不知此时此刻,他的同龄人对手又在做什么呢?

……

长安崇仁坊,张焕在工部和将作监等十几名官员的陪同下,正满怀喜悦地参观鸿印坊的一项新发明,他眼前摆放着一只特殊的刻盘,通常一只刻盘只能印一张书页,象《尚书》、《论语》这样的一本书就需要数百只刻盘,这些官方指定的典籍还好一些,几乎每个印刷工坊都有一套,但如果是新书,或者是别的新印刷品,就必须重新刻盘,刻工稍有疏忽,就会前功尽弃,而且用了一次以后往往就废弃不用,造成了人力物力的浪费,且成本奇高,极不利于书籍的推广。

但眼前的这个刻盘就不同了,它竟是由一百二十个独立的字模组成,印刷完后又可以把字模取出来,拼成另外一页内容,这样一来,印刷作坊只要有一套完整的字模,就可以印刷任何书籍,极大的节约了印刷成本,有利于书籍的推广。

这项重大发明的起因是鸿印坊接了朝廷的一桩大生意,每天印刷一万份‘大治邸报’,这是继开元杂报后朝廷又重新开始印刷官方报纸,不仅要送给朝廷各部监省台,还要送给大唐的三百六十个州和一千五百个县以及各地驻军,甚至大唐各位退仕的元老也送上一份,报纸上有大唐每天发生的重大事件以及新的政令。

每天印刷一万份邸报,至少每天就能稳赚百贯,鸿印坊接到了这项令所有印刷工坊都为之眼红的大生意,但问题也出来了,印一份邸报每天至少要刻二十张盘,而且礼部下午把文稿送来,次日天亮就要,也就是说除去印刷时间,竟有只有两个时辰刻盘,只有最优秀的老匠人才能办得到,而且这段时间别的什么生意都不能再接。

为能独立吃下这笔大生意,鸿印坊东主黄苦行便在匠人中悬赏三千银币,谁能解决人手不足和刻模盘时间不够的棘手问题,他就将获得这三千银币的赏钱,正是在这三千银币的激励下,一个有着四十年刻模经验的老匠人很快提出了活字的办法,这不仅解决了印刷报纸的棘手问题,而且也使困扰了印刷业几十年的高成本和刻字匠人不足的瓶颈得以迎刃而解。

这项印刷术的重大改进顿时轰动了朝野,许多人都认识到,这将对大唐文化的发展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连大唐皇帝张焕也在百忙之中,亲自来鸿印坊视察。

“陛下请看,这活字是用硬木刻成,大小如一。”东主黄苦行将满满一盒字模小心翼翼地摆放在张焕面前,“这里面有一千个活字,都是用铁木制成,草民还准备泥土烧成陶字模,这样可以加大字模的重量,有利于排列,也有匠人提出用铜字模,草民也打算试一试。”

张焕饶有兴致地从密密麻麻的字模中取出一字,却是‘明’字,他笑了笑道:“从这么多字模里取出想要的字也是个技术活啊!”

“回禀陛下,这其实倒是不难,每个字模都有自己的固定位子,只要熟能生巧,一个熟练的排字匠人只需一柱香的时间便能排好一页,这比从前刻一页至少需两三个时辰可要快得多。”

张焕点了点头,又笑道:“那发明这个活字的匠人在哪里,朕要见见他。”

黄苦行连忙将一个六十余岁的老匠人找来,介绍道:“陛下,这就是发明活字的老匠人。”

老匠人连忙跪下磕了三个响头,诚惶诚恐道:“草民常平叩见皇帝陛下,祝陛下万岁、万万岁。”

“老人家快快请起!”张焕命人把老匠人扶起来,便好奇地问他道:“老人家怎么会想到用活字这个办法?”

在皇上面前,老匠人不敢扯谎,他偷偷看了一眼东主,有些胆怯地说道:“其实活字的办法草民在十年前便想到了,有一次我刻的盘掉在地上摔成了碎片,我把它拼了起来,便由此有了活字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