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页

名门[校对版] 高月 2002 字 2023-03-15

“罢左右相,中书令、门下侍中不再授实官,以六部尚书及门下侍郎七人为相,于政事堂议事,轮流执掌政事笔,每人十天为限……”

“门下有封驳之权,圣笔批复亦不例外……”

“帝有直接任免从四品以上官员之权,但不可越中书对机要政务发诏,翰林制诰亦不得愈越六部之权,仅限于拜免将相、号令征伐……”

……

宣布革新条例的人是吏部侍郎胡庸,虽然他这次没有能挤身进相位,但他却能控制中下层官员人事任免,权力极为关键,人人都知道他是张焕的核心心腹,他的拜相是迟早之事,在读罢相国多置与君相分权的诏书后,他随即又宣布了一条重要的人事任免。

罢免左相崔寓门下侍中一职,改任门下侍郎,并加封金紫光禄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这显然是为了配合相制改革而定,崔寓本身并没有失职之举,所以在将崔寓由正三品的门下侍中降为正四品的门下侍郎后,张焕又同时封他为正三品的金紫光禄大夫,以示他官品依旧。

崔寓立刻走出朝班,上前躬身谢恩,“臣谢陛下之恩!”

张焕微微一笑,对他道:“崔爱卿,今后门下省专司审议驳正,责任重大,我太宗皇帝曾言,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然驳正,若苟避私怨,知非不正而顺一人之颜情,为兆民之深患,此乃亡国之政也,所以朕希望你能严明正已,切勿以人情而松懈。”

崔寓深感张焕对他的信任,他深深施了一礼,肃然道:“臣决不辜负陛下圣恩,当严己严人、以事论事,绝无半点徇私人情之举。”

张焕点了点头,又命胡庸继续宣布,胡庸轻轻咳嗽了一声,接着念读地方的机构改革:

“废除天宝元年设立的郡治,恢复天宝元年前所设州治,各州刺史直接对朝廷负责,取消天下十道制,取消各道观察使,改为监察使和宣抚使,不定期巡访各州;取消上州中所设别驾之职……”

在隋以前,地方官府曾是州、郡、县三级,但隋唐之后,郡一级就逐渐取消,直接设立州、县两级,这主要是为了缩减地方官员编制和加强中央朝廷对地方的控制,但天宝元年改州为郡,虽然级别上似乎不变,但实际上是突出了道的作用,有恢复道、州、县三级的意图,就像今天省、市、县三级一样,所以今天这次地方机构改革的重点就是取消道一级,将郡改成州,重新恢复了州、县两级制,以加强朝廷对地方的控制,而观察使名义上是临时制度,但实际上它就是道的长官,一般会长期任职,所以取消了道一级地方官府后,也就相应取消了观察使,而改成临时的监察使和宣抚使,这也是为加强对地方的监察和控制。

改郡为州、废除天下十道,各朝廷官员都没有多大意义,毕竟不涉及到各自的切身利益,但胡庸紧接着宣布的另一个机构的设立,却似捅了马蜂窝一样,激起了大殿之上的一片哗然。

“自开元后,土地兼并日趋严重,玄宗皇帝曾三次下旨严禁土地兼并,却收效甚微,盖因制度缺失的缘故,今由大乱转治,天下无主之地已愈四百万顷,均田之势已成,为严控土地兼并,故朝廷特设土地田亩监,职同盐铁监,统一管理天下田亩,各州分设土地田亩司,控田亩、掌租庸,直接隶属于朝廷田亩监。”

此令一出,立即引发了轩然大波,大殿上议论声四起,这不仅是严控土地兼并那么简单,尤其中间的三个字:掌租庸,将是意义深远。

这就意味着州一级官衙将不再直接管租税实物,只是将各县的租庸数据汇总上报,而租税实物将由各县直接交给设各州的土地田亩司,实行帐实分离,互相监督,一刀割断了州县之间的利益纽带。

在一片议论声中,胡庸提高了声音大声宣布道:“土地田亩监设监一人,由殿中监裴明远担任,其下再设少监二人为辅,破格提升兵部员外武元衡及驾部郎中牛僧孺二人担任少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