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页

奸臣[校对版] 府天 2657 字 2023-03-15

“小张,你到底是秀才,这些文苑中事,你毕竟比孙聪精明些。这些文官上头的勾当日后你去管,务必不能再出今天的纰漏!”说完这话,他就扭头瞥了一眼脸色讪讪的孙聪道,“孙聪,你是咱家的妹婿,咱家也不会亏待了你。那些账目和迎来送往还是照旧你管,但这些人事上头的事情你就不用插手了。还有送给钱宁的那个小楼明月,你盯紧些,徐勋一而再再而三到咱家这儿挖墙脚,咱家好容易才挖着这么一个,要不能挖出他身上的最大价值来,咱家就亏大了!”

孙聪虽觉得有些不甘,可刘瑾说也说了,他也只能接受了这样的安排。这对于最后这番吩咐,他忍不住开口问道:“公公,那康海的事情……”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他要是攀上了徐勋,自然不肯上咱家这里来!咱家又不是纠缠不休的人,用不着和人去抢,天底下又不是就他这么一个状元!”刘瑾没好气地哧笑了一声,随即就淡淡地说道,“礼部尚书给谢铎当了,那王守仁的老子王华咱家也不想再看见,回头对焦芳说,林瀚既然到了京城任吏部尚书,那就升了王华去南京当吏部尚书!要是这么一件小事他还办不好,那他这个内阁次辅也不用当了!”

王华的事情搁置多时,如今再次提起,张文冕和孙聪都察觉到了刘瑾话语之中的怒气。此时此刻,两人都知道此时若是插嘴不免触霉头,自是连声答应。然而,张文冕送了刘瑾进书房,见刘瑾吩咐随侍的小火者将匣子里的奏疏铺满了案头,他见孙聪不在,便上前几步低声说道:“先头还有一件事孙爷未来得及禀告公公,宁王那边的人又登了门,送来了一对汝窑的瓷瓶。东西的品相极好,放在外头千金难买。”

“又送了礼?”

如果别人一味登门来催,刘瑾自然会恼火,可人不催不问,每次登门便有价值不菲的珍玩送上,他纵使脸皮再厚,也不免有些不好意思。斟酌了许久,他便若有所思地说道:“之前咱家有意把消息泄露给锦衣卫,那李逸风必然会知会徐勋,可徐勋既然一直没反应,料想不会在这事情上拦着。这样,回头咱家就把这奏疏发内阁,只要是朝堂当中没太多有分量的人反对,应该僵持一阵子,就能通过了。”

“公公毕竟是内朝之首,徐勋虽是圣眷正隆,可外朝资历人望盖过他的人比比皆是,不说别人,李东阳便是显见的百官之首,他自然不可能事事和公公相争。”

这话说得刘瑾面露得色。毕竟,手掌司礼监批红的权限自然非同小可,这也是他现如今凌驾于徐勋之上的最大砝码。然而,张文冕话锋一转,便又低声说道:“只是,平北伯这人大诚实伪,大奸似忠,却比公公更容易笼络人望,只看如林瀚张敷华谢铎这样的人物都肯和他相交,屠勋甚至也有投效过去的端倪,便足可见人才二字的重要。若再加上正年富力强的杨一清张彩之辈,年轻一代的康海徐祯卿湛若水等等,他的底子就厚了。公公要吸引人来投,学生不才,这些天殚精竭虑,找到了一个最好的人选和切入点。”

刘瑾刚刚极好的心情被张文冕一言败坏,脸一下子就阴了,可听到最后一句话,他禁不住面色稍霁,却是皱眉问道:“什么人?什么切入点?说来咱家听听?”

“就是公公的同乡,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保定等处兼提督紫荆诸关的那位。”张文冕一言说完,见刘瑾若有所思地沉吟了起来,显然是在印象中陕西籍的官员中搜索这个官职的人究竟是谁,他便趁热打铁地说道,“此人素有能名,但却做事太大胆了些,对下头又严苛,而且在京时间不长,不可能和平北伯有任何交集。学生的建议是,公公不但要拿下他,而且要显示公公做事公允的心思,不拘一格用人才的手段。”

宁王谋复护卫的奏折在朝堂引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尽管前任宁靖王的事情已经过去快二十年了,但毕竟朝中有的是六七十七八十的官员,对那些劣行仍旧记忆犹新,因而反对的声音相当强烈。然而,也有人觉得,区区南昌左卫总共不过五千人,改隶王府也翻不了天去,总得给藩王稍存体面。此事虽悬而不决,甚至有人私底下说是刘瑾受宁王贿赂,可如今刘瑾正如日中天之势,少有人一再坚持,只是争议不下。

至于被关进内厂诏狱多日的李梦阳,反而并没有引起多少震动。由于他那孤高的性子,在外头替他奔走的,也就是几个文友罢了。这一日,李东阳因身体不适提早从文渊阁回家,一到门前时,便有管家上来禀报道:“老爷,中书舍人何景明求见,已经等了两个时辰了。”

“何景明?他这个中书舍人请了长假在家,居然这时候到这儿等着了?”

京城赫赫有名的这几个才子,李东阳自然不会不知道,更何况何景明还是值守内阁的中书舍人,此时倏忽间就明白了人登门拜访自己的缘由。若是从前,看在李梦阳是自己的得意门生,又是杨一清引荐的关系,他怎么也会设法援救,可如今京城一桩桩一件件层出不穷都是事情,李梦阳甚至还在醉酒之后对他语多不满,那些闲话都传到他耳朵里来了,他不由得犹豫了片刻。

“对他说,李空同的事情我知道了。他是我的门生,我不会放任不管。我今日回家是因为病休,不便见客。”

一言定下了不见的基调,等到回到正房换下了衣裳,又信步去了书房,他忍不住让书童找出了李梦阳当初贺寿时的《少傅西涯相公六十寿诗三十八韵》。时隔数月再次看这首诗,他便瞧出了当初不少略过的东西来,最后合卷之余,眉头不禁微微蹙了起来。

他终究还是理会错了自己的意思……也难怪,想当初李梦阳年纪轻轻就作什么进谋芝盖侧,待问紫玉房的诗,孤芳自赏,只想着做帝王师,却不想想自己连同僚之间的关系都处不好,如何还能待问紫玉房?不吃些苦头,他日迟早闯出更大的祸事来!刘瑾应该不是存心要取人性命,只究竟所为何事还不知道,再等几日看看再作理论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