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7页

这样一来,至少在表面上,上海的商税还是归属于金陵小朝廷:所投资建设的地方,毕竟还是金陵小朝廷治下。至于时间约为五年,钱谦益明白,这就是与俞国振所提的五年统一计划相呼应。

也就是说,金陵小朝廷,最多还能存在五年。

想到这里,钱谦益不免有些伤感。不过再想到蒸蒸日上的华夏军略委员会,这种伤感又变得淡了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热切。

程先贞等想骗廷杖,无非就是希望在将来统一之后能挟巨大的声望与民意,在新的政权中占有好的位置,至少能发挥巨大的影响。钱谦益自己同样有这个目的,但现在看得出,想骗俞国振的廷杖不容易,既是如此,在别的方面配合合作,为将来换取合适的位置做准备,也是不错的选择。

“此事就拜托钱公了,我建议是今日就给上海县送消息去,免得产生什么误会。我明日就会动身离开,到时经过上海县时,直接会接收。”俞国振又道。

“何其急也!”钱谦益大惊。

“时不我待,我想五年内真正完成华夏一统,那么就必须争分夺秒。钱公,莫要以为完成华夏一统我们便可以高枕无忧了,事情还多着呢。”

俞国振说到这,起身指了指面前的江水:“我想在我有生之年,于华夏建十万里铁路,让华夏百姓人口增至五亿,普及五年制初等学堂义务教育,普及乡里医院……事情还多着呢!”

说完之后,俞国振拱手送客,钱谦益告辞转身,心里却在想着俞国振后来的那段话。

俞国振处理政务老辣异常,与他的军略相比,丝毫不逊色。而且俞国振这个人最信奉千言万语不如一默的,他所说的话,自有深意。最后那段,只是向自己表示,统一后的华夏依然百废待兴,有的是用人的地方,还是告诫自己,要将他的事情放在心上,不要耽搁?

或者二者皆有之吧。

钱谦益不敢耽搁,他在自己的马车上沉吟了会儿,最终决定,前去拜访马士英。

真的要划上海县给俞国振,那么不经过马士英的许可是不可能的,只有阉党和东林合作,再说动刘孔昭这个勋戚出面,一起去说服朱由崧,此事才能推动下去。否则一个没做好,那就是悲剧的结果,而钱谦益也要被逼到里外不是人的地步。

第十一卷 六四五、你方唱罢我登场(一)

钱谦益如何去与马士英做交易,那与俞国振半个铜元的关系都没有了,钱谦益当初脑袋发晕,支持程先贞,那么他就要为他的支持付了代价。对于上海,俞国振早就看在眼中馋在心里,借着这个机会,先将上海得到手,也就意味着能提前为统一后长江流域的建设布局了。

少不得要修建铁路,少不得要建设长江大桥,哪怕现在的技术储备还有些勉强,但先期的勘探工作已经可以做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