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页

红娘子这一辈子真的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人,此前那种爱民如子的清官、被称为活菩萨的大善人,似乎都只存在于话本评书之中,她从来没有见过。但俞国振这几个月来做的事情,却让她意识到,在这个人人皆贼的时代里,竟然真的还有这等人物存在。

而且还给他成了事……

一想到俞国振这几个月时间里至少救了两三百万人的性命,红娘子便觉得不可思议。

这可不是朝廷官员嘴里吹嘘出来的,若按照朝廷的塘报,今天消灭数万建虏,明天击溃十万闯贼,消灭的敌人总数足够大明四分之一的人都死一次了。红娘子专门去核对过报上来的数据,然后就被虎卫可怕的组织能力和俞国振不惜血本的物资花费惊呆了。

“南海侯!”

一群拖着枕木的工人们从俞国振身边经过,纷纷向俞国振问好。这是发自内心的问好。红娘子听得出,他们口气有尊敬、爱戴、亲切,却没有畏惧。

这些人便是俞国振从死亡线上救出来的,他们也愿意出死力报达俞国振。比如说建这火车铁路,他们中绝大多数人都不明白什么是火车,更是连见都没有见过火车,但是俞国振下了命令。于是他们就加入了所谓“铁道兵”,成了拿饷吃粮的军人——每干活五日,还要接受一天的军事训练。

马大保就在这群人当中。俞国振看到他,哈哈笑道:“马大保,今日还能一个人搬动枕木么?”

“自然能!”马大保得意洋洋地伸出胳膊:“小人别的没有。就是有力气,便是老牛将军,力气也比不得小人!”

“你就胡吹吧,人家齐将军只是没有挑惯,若是象你一般挑惯了,两个你也不是对手!”有同伴揶谕道。

“嘿嘿,我也不曾去和老牛将军比打仗吧。”马大保道。

这是一个典故,齐牛力气大很著名,而马大保的力气也不小,有一回俞国振带人视察铁路建设时。看到马大保一人挑着一担枕木仍然行走如飞,当时就惊住了。而齐牛不服气便要与马大保比一比,比试的结果是齐牛输了,但俞国振便记住了马大保的名字。

经过马大保等人长达三个多月的修建,终于在盛夏之际。将青岛口到胶州的铁路修成了,全长一百三十里,共动用了人力二十万!

这还不包括后勤保障人员,只是筑路工人。

马大保他们与俞国振说了几句话,便离开了,他们还有许多活要做。每日完成规定任务之外的部分,还有额外的赏金,这些时日下来,当初一穷二白几乎空手逃来的马大保等人,已经不再是穷光蛋了。

象马大保,甚至开始琢磨着回到青岛口后,去他上回看到的那家新开的货栈里买毛绒狗儿,将之作为给段晴的礼物。

“俞公子,我要走了。原本以为我可以在这里帮上些忙,但现在发觉,俞公子的安排比我想的最好的还好,我在这里倒是常常帮倒忙。”在这些工人远去之后,红娘子突然对俞国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