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页

“就是这个意思!”杜至善又将自己身上的军装上扣解开,腰上缚了一圈,挂上了足足有八枚掌心雷——在崇祯十一年到十二年的山东、海河之战后,根据战场上的情形,俞国振便让新襄武器研究所开始研究手榴弹,因为化学工艺的提高。拉锁式触发引信被研制出来,有了这东西,用生铁铸成的新式武器掌心雷便被研究出来。在这个时代,手榴弹也不算是什么新奇的事物。欧洲诸国军队中,有专门的掷弹兵。但是新襄产的掌心雷,无论是在威力和制造工艺上,都要胜过其在欧洲的同类。

掌心雷研制成功到现在,已经有半年的时间,但还一直未上战场进行实战检验。此次南海之战,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为新襄一系列新式装备、武器进行实战检验。俞国振对于新武器的研发上是投入极大的,以火枪的改造为例,虽然他现在造出了燧发枪,但仍然是前装,但后装式的研究也已经持续了三年的时间。黄火药的研究,更是从一开始就在研究,如今也已初露端睨。

新襄最大的研究所,就是武器研究所,尽管没有宋应星这样的老人坐镇,可是有蒋佑中这样的新锐,效果也丝毫不差。若是在无知的建虏看来,新襄的新式武器层出不穷,仿佛是没有任何先兆凭空出现,但换了新襄的中高层人物却知道,这其中付出的代价有多大。

这也是难免的,俞国振这是在用短短十年时间,完成原本该花一百年甚至一百五十年时间完成的积累,这不仅仅要花费大量的金钱,而且在必要时还必须付出人命的牺牲。

“你这样去?”孟广仁见杜至善这样的模样,知道他是要拼命了,忙将自己身上的衣裳又解了下来,递了过去:“双重甲吧!”

南方气候炎热,而且海战又易落水,因此他们身上装的不是那种难以脱下的胸甲,而是由连环扣挂起的嵌片甲。嵌片甲在容易脱下的同时,其防护能力比起胸甲也有削减,因此即使是双重甲,也无法在近距离内挡住西班牙人的火枪。其作用,不过是防止飞溅的碎片擦伤。

别的虎卫也纷纷解下自己的甲,好让冲锋战友面对敌军的火力能多一丝生存的希望。

披了双重甲,杜至善吸了一口气,他并非没有恐惧,但当恐惧到了极致,反而能让人不顾一切。瞬间,他的眼睛变得血红,然后他又将一柄工兵铲插在了自己的背上,大步跳出了掩体。

“虎卫,万胜!”他用沙哑的嗓子厉喝,人也向着前方突了过去。

这一次他直接带了一队虎卫前冲,按照虎卫的军制,一队共是一百四十五人,其中有三棚火枪兵,一棚长枪兵——事实上火枪兵也能布成长枪阵,而长枪兵也能熟练运用火枪,再加上队直属的队正、队副和教导官、卫生员、通讯员、警卫员。但是杜至善这次带的兵,再无这些分别,他们无一例外,都是没有携带火枪,而是带了工兵铲和手雷。

这就是突击决死!

虎卫很少组织敢死队的,特别是对着流寇时,根本不需要组织,但这次面对的是火力强大的西班牙人,没有敢死队,他们很难突破对方的防御。孟广仁看着杜至善冲锋在前,看着一个个虎卫中枪倒下,他心中焦虑难当,跑到火力支援营那边,对着营正大喝:“不要心疼你那些炮了,给我猛轰,将西班牙人的火力压制住!”

话还没有说完,那个营正一把将他按了下去,两个人同时扑倒在地,然后就听到头顶“嗡”的声音,紧接着地面颤了颤。孟广仁侧头望去,就见到一颗敌人发来的炮弹在地上连滚带跳,趟出了一条深沟。

炮营所在之地,原本就是对方轰击的重点,那个炮营营正吐了一口唾沫,骂了一声然后道:“你放心,老子就不信,这天下还有比老子更能打炮的……弟兄们,再不发点气力,就给老子用你们裤裆里的那根炮轰西班牙人吧!”

虎卫炮营轰然应诺,他们也知道,虎卫生命的价值远远胜过火炮!

炮营招呼好了,各个位置的虎卫火枪手也开始杜至善冲到了敌方炮台之下,双手各执一个掌心雷,直接就扔了上去。轰然两声响之后,炮台上头的敌人一时哑火,但紧接着,杜至善觉得身上似乎哪儿不对劲了,他也不知是被碎片擦伤,还是直接中弹,只是觉得没有影响自己的行动,便不管不顾又向上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