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页

崇祯十二年十二月十日,俞国振点到的人全部聚集于会安总督公署。原本公署的主人胡静水,脸色阴郁,悄悄看着坐在主位上的俞国振。

“首先第一件事情,胡总督,你应当知道吕宋发生的事情,为何不早报与我?”俞国振同样没有好脸色给胡静水,而是开口责问。

与新杭充作一个农业基地存在不同,会安是作为工商业基地而存在的,胡静水被任命为此处总督,俞国振对他的信任与看重便由此可见——这可是整个新襄体系中第一位总督!新杭没有什么东南群岛的商人前往,但会安则不然,每年来此的东南群岛的商船不下百艘,所以胡静水应该早就得到了相关的消息。

但是他却没有及时报告!

胡静水稍稍沉默了一下,他感觉到周围尖锐的目光,这让他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汗水渗出了额头,他抹了一下,然后道:“我是在七月听说吕宋似乎发生了骚乱,八月时知道西班牙人与明人起了冲突,但直到此时,所得的消息只是冲突,却非屠戮。而且据说骚乱的起因,是有当地明人欲与海盗勾联……因为西班牙人来会安的并不多,而且口风甚紧,只是荷兰人与法兰西人的商船带来了一点消息。我对此事疏忽,确实是大错,愿为此承担一切责任,为了方便追究,先向南海伯辞去会安总督一职……”

说到这,他声音哽了一下。

哪能不哽,自俞国振在崇祯八年夺取会安以来,他便在此出力,会安的每一条道路每一座坊矿,都是他眼睁睁看着建起来的。如今会安粮食产量、轻工品产量都占了新襄体系下的大多数,这其中浸饱了他的心血!

俞国振深深望了他一眼:“我接受你的请辞,会安总督一职,暂由我亲自代署!”

这话说出之后,众人心中都是一凛。

俞国振每年都会到会安、新杭等地巡视,但在各地一般就是呆上十天半月便回新襄。故此。新襄体系的首府一直是在新襄而不是俞国振名义上的封地会安。此次俞国振提出他自己亲领会安,也就意味着新襄体系资源要向南倾斜了。

“不过,有一件事情我还是要说。”感觉到这一点,胡静水额头上冷汗冒得更多,他知道必须在俞国振正式宣布这个决定之前说出自己的看法,否则等俞国振开口了,那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不能更改。

“你说。”俞国振道。

“在吕宋的明人,是明人,不是我新襄体系下的百姓。他们未曾为新襄体系纳税,也不曾为新襄发展做事。”胡静水抹了抹汗:“我也曾经派人招揽过,希望他们能为我们做事。但都被婉拒,甚至有将我的使者抓起送给西班牙人之举。西班牙人驻马尼拉总督塞巴斯蒂安……”

此时新襄体系下对于整个世界的认识比起大明要先进得多,因此欧罗巴诸国的划分也更清楚,各国的名字依着俞国振的习惯来称呼了。胡静水想了好一会儿,想到了那个西班牙总督的名字,才继续说道:“科奎拉曾就此事遣使与我交涉,我也禀报过南海伯。”

俞国振点了点头,表示自己对此事有印象。胡静水便又道:“故此,我并不以为在那边的明国人是我华夏人,他们入夷狄而夷狄……如今我们会安之贸易中。西班牙人来船虽是不多,却是付白银最积极的,而且橡胶、金鸡纳等特产,都需要西班牙人运来,南海伯与那个西班牙人加西亚也有合作。故此,我私下以为,此时非开战良机!”

俞国振抿了一下嘴,胡静水是商人出身,因此打不打仗,他首先考虑的是利益。这很正常。看来他未将马尼拉之事当成重要事情禀报,倒不是完全出于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