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页

“事情往往如此,你想到的最糟情形最有可能出现。”将岸起身整了整帽子:“你还是我去济南府?”

“自然是我去,我才是军事主官!”顾家明道。

“那好,我便在此,我会将耽罗岛上能调动的兵力全都调来,好在为了维持岛上秩序,小官人吩咐我建立了武装警备队,虎卫调来了也不虞建虏或者倭国攻岛。”将岸道:“事不可为的话,你领着张布政退至青州府,我带人去接应你!”

两人既是下了决断,顿时行动起来。

崇祯十二年十二月二十日,济南府。

张秉文站在城头,忧心如焚,看着周围一片冬日凋零,他长叹了一声。

他知道这一叹只能显得自己无能,但却不得不叹。他已经连上了六道求援的表章,但至今毫无音讯。他也向德州告急,可是同样也没有人回应。

城中人心惶惶,大家都知道,建虏与仆从军加起来有数十万众,而城中守兵总数……还不足三千!

“张公,如今叹亦无用,是战是守,请老爷决断!”

说话的是宋学朱,乃是山东巡按,他闻知建虏威逼山东,自外地星夜赶回济南,人还未入城,便听说建虏已经绕过重兵把防的德州,自东昌府临清进入了山东境内。

“城中原有三千标兵,被颜巡抚带去了德州,如今只有老弱乡兵五百,登莱兵两千……”

说到这,张秉文神情有些抑郁,他想起孙临应旨勤王前经过济南时曾抱怨过,说是俞国振令他留三千精兵于济南,可他手中兵力不足,只能留两千于此。若是孙临当时多留一千兵,张秉文也不会如此捉襟见肘。

五六十万人口的济南城,靠着这不足三千人,如何能守!

“张公,此报国之时,张公不可先怯!”宋学朱厉声道。

“是,宋巡按说的是。”张秉文口中回应,心中的犹豫却是半点未解。

一死报国恩是简单的事情,张秉文也不怕死,可是济南府几十万百姓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