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页

二人回到了老君观之中,宋思乙给那矮道人献上茶之后便退了下去,矮道人原本想因为她是个道姑调侃癸泉子几句的,可当得知她的身份后却肃然道:“竟然是他之女……无怪乎你此后不再入河洛,此人之女,若为福王所知,必无活路!”

宋思乙的父亲,曾是福王的小官,只因劝谏福王朱常洵勿残民太急,被构谄诛杀,家眷也被籍没,唯有宋思乙给癸泉子救了出来。宋思乙随癸泉子练王,羡慕隐娘红线那样的女侠,无非就是想着刺杀福王为父复仇。直到来了新襄,与着更多不幸的人在一起,她心中的复仇之念才稍缓,也不急着去做行刺之举了。

“且不去说她,单说师弟你,师弟可见了李岩?”

“收着师兄的弟,我整理了一些事情便来了,原本是想年前赶到,却不料拖到如今。我未曾见到李岩,莫非师兄也请了他?”

“正是,请他来新襄,只可惜他尚未见着南海伯,听闻朝廷封爵之后便走了。我料他只怕会去投流寇……虽然劝了许久,却还未劝回来。”

李岩便是那位俞国振回新襄当日离开者,他颇有文武之才,又有战略眼光,癸泉子召他来,原是不忍他一身本领埋没。结果他到新襄之后不久,便听闻俞国振被封为南海伯,于是毅然北返。

“流寇?我倒不觉得是流寇,如今朝廷无道,君昏臣乱,谁是寇还很难说!”

宋道人冷笑了一声,他也是个不得志的,虽然自诩有满腹才华。又习得星相之术,故此对于不用他的朝廷。根本没有什么好感。

“嗯?”他的话让癸泉子心中一凛,正容道:“你何出此言?”

“我与举人牛聚明善,牛聚明有言,太祖皇帝起兵之时,行事也不比如今流寇好上多少,后来得人指点,方有‘高筑墙广聚粮缓称王’之方略,最终得有天下。若是有一人指点流寇,使之知经营屯聚之道,只怕当今朝廷。再无人心了。”

癸泉子脸色微微一变。这宋道人所说不错,若是流寇也知道收揽人心,而不是一昧靠劫掠裹挟,大明的江山,只怕真的会不稳了。

“不过流寇如今势衰。八大王张献忠虽然狡黠,却不是个人主模样。新闯王李自成兵微将寡,被追得到处游走,若不是去年建虏入关,朝廷将卢像升调任宣大,只怕这两伙都已经被灭了。”

癸泉子虽然僻居于新襄,但新襄的情报系统,特别是《新民速报》的存在,让他可以得知天下之事。去年卢像升与俞国振联手。擒获了闯王高迎祥之后,高迎祥残部在高一功的带领下,与李自成会合,奉李自成为新的闯王。卢像升正要穷追猛打,偏偏此时建虏入寇,崇祯顾头不顾腚。调他前去督抚宣大,以兵部侍郎衔接替自尽了的梁廷栋。李自成这才得到喘息之机,但好容易壮大了些实力,与其余寇渠联手正准备大干一场,又被冒出头的陕西巡抚孙传庭一顿胖揍,不得不逃窜入汉中山里。

而另一路贼首八大王张献忠,被史可法督左良玉,赶入了英霍山中,如今也是偃旗息鼓,似乎不敢出来为乱了。被任命为湖广巡抚的方孔炤,正在湖北练兵,对张献忠严防死守。

可以说,崇祯十年初的时候,剿寇的局面还是一片大好。

“孙传庭乃人杰也,李自成新为贼首,众心不服,还需时日。但左良玉未必是八大王对手,张献忠如今已经熬过最难之时,他要等的,就是青黄不接之际,再乘势回湖北、中州。有一件事情你是不知道,旧年中州已有蝗灾,我料今年,整个中州,一直到陕、鲁之地,怕都会起蝗。天灾再一加,啧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