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页

因为黄台吉已经转过脸,似笑非笑地望着他,仿佛他脸上表情的变化,还有心中所思所虑,都落入了黄台吉眼中。

“多铎,你觉得此计如何?”黄台吉问道。

“郎君在担心北边?”

连着几天,方仪都发觉俞国振似乎在忧虑什么,她从不干涉外务,却并不意味着她什么都不过问,她是个极聪明的女,深知有的时候,当一个纯粹的听众,比起别的事情,容易拴住一个男人的心。

俞国振点了点头。

从俞大海领着“华清号”北上,到现在已经足有三个多月,这段时间正是过年,襄一片欢娱,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之中,但是俞国振欢喜之余,却还是对北边的战事有些担忧。

此前无论是什么大战,他都亲临一线,战局都在他的掌控之中,但这一次,他远在襄,指挥全局的是将岸,虽然俞国振觉得将岸是自己帐下大局观出色的人之一,无论他与罗宜娘的婚姻,还是这两年在安南诸势力间的穿针引线,都让将岸养成了从大局考虑的习惯——有时甚至还需要他牺牲一些自己的利益。

这是极难得的品质,所以俞国振会放手让他去做,也希望能早点将他锻炼出来。

“郎君令将岸北去,究竟是为了什么呢,妾身有些蠢,实在弄不明白啊。”方仪又好奇地问道。

“自然是大限度地获取华夏的利益。”俞国振想也不想。

“那么郎君还要担心什么,妾身与将岸虽然接触得不多,却也知道,这是个脸上笑笑肚里藏刀的,只怕他将鲜国卖了,鲜国君臣还会为他数钱呢。”

方仪说着冷笑话,俞国振只能勉强笑了笑。他手中还是缺乏能够为他在战略上进行参谋的人,想了想,他开口道:“去将章先生和宋先生请来吧。”

章先生是章篪,宋先生是宋应星,这二位来到襄的时间也不短了,俞国振得到的回报是,两人都深入到襄的细小的地方。所不同的是,章篪对襄的政权结构极感兴趣,而宋应星则对工坊的各种工艺极有兴趣。

想了想,俞国振又道:“将九河、武崖也叫来。”

“还真是寒酸,想建一个幕僚团,看来还得多去请些人来,现在有了这个南海伯的爵位,该会有多的人愿意来投靠吧?”

俞国振心中自嘲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