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页

“学生曾调研过,襄百姓收入极高,便是一个普通工人,月入也在八两以上”

“对,有一个数据并未公开,故此你还不知,崇祯九年上半年,襄正式居民的月均收入是十二两六分一钱银子……这些钱放在别处,收入算是不错的,一年下来能有一百四十两银子,即使是南直隶富庶之地,也是中等人家的全家收入了可在襄这只是一个劳力的平均收入”

“这些收入若是放在别处会怎么处置呢?花个三四两银子,解决基本的吃喝穿用已经足够了,其余的大多都会藏在坛中埋入窖里这样藏起来的银钱,与土块有什么区别?”

俞国振这话对万时华并不陌生,宋应星也曾提过相应的观点出来,因此他很认真地回答道:“可以买田置地、盖屋建房”

“买田置地,说的好,但是你想过没有,谁会卖田?卖了田的人,今后如何生计?”

万时华顿时哑然。

土地兼并虽然是经常的事情,但在任何一个朝代,土地兼灭严重都意味着灾难,无论这个兼并是以“流转”还是别的什么名义进行,在解决掉因为失地而失业的农民生计问题之前,允许它大规模存在的人都可以说是包藏祸心就是万时华自己,也觉得如今大明要重振起来,抑制兼并是必须的“相反,你看在襄,百姓在工坊、农庄劳作,获取工薪报酬,然后再用这工薪报酬购买工坊、农庄产出之物,供自己衣食和生计享用如此百姓生计改善了,工坊、农庄可以维持乃至扩大,将多的百姓雇用进来,整个襄,都受其益宋公在《天工开物》中所言,金银只为货币而不是财物,实物方为才富,我以为还要进一步,实业方创造财富,金银只是辅助实业的手段,绝非其终极目的”

对于皓首穷经将大半辈子时间都花在了科举上的万时华来说,俞国振的话语,当真有些振聋发聩,他停住步子,看着俞国振跑了过去,俞国振回头看了他一眼,他老脸微红:“累了,终究比不上伯爵年轻啊……”

第七卷 三六九、华海宴平江河清(五)

癸泉子竖掌行礼,向着眼前的人笑道:“无量天尊,李贤弟果然不见南海伯一面?”

“不必见了”操着一口中原口音官话的汉子相貌堂堂,他笑着道:“我已经见到想见之物,这位南海伯,虽是当世英杰,但生此乱世,需要的不是英杰,而是枭雄”

癸泉子听到他这样答,不禁长叹了一声:“我请贤弟来,原是想为贤弟谋个前程,南海伯志向远大,才器兼备……”

“师兄不必再说了,朝廷的伯爵,与我这等人物,向来是不对付的”那李贤弟摆了摆手:“我还是回开封,当我的店铺伙计,或者回家乡,这个世道”

他说完之后,大步就走,转身之间甚为果决在他身后,癸泉子长长叹息,而宋思乙一双妙目,则转了两下,嘴角轻轻撇了撇,表示自己的轻蔑“思乙,你不服气?”

“不知道为何师傅如此重视这位李师叔,反正我瞧他不顺眼”

“不过是他来时不愿教你太极拳养生功么?”癸泉子笑道:“此拳与我三十二式无极散手颇有渊源,学了我三十二式无极散手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