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页

“石翁请起,此贼祸乱两府之地,手中沾满无辜者之血。石翁擒杀此贼,替庐州、安庆二府除一大害,此功非同小可,晚辈替石翁牵马。不过是聊表敬意罢了。”

“石电是粗人,却也知晓,一将之勇无济于事,若不是公子布置周全,又来回五百里奔杀,哪能平定这两府之乱!”石敬岩诚恳地道:“老朽老矣。若是俞公子不嫌弃,还能供俞公子驱驰!”

他早年有心于行武,但仕途极不得意,到了晚年才被钱谦益赏识,可是这时的钱谦益也已经退隐田园。因此,石敬岩原本以为自己这一身的本领再也没有了用武之地的,却不曾想被钱谦益荐给俞国振后。先是擒闻香教主王好贤,后又是捕桐城巨寇黄文鼎,这连接的功劳,已经让他觉得不虚此生,有足够向儿孙夸赞的功绩了。

俞国振也明白他的意思,将他一把扶起:“石翁何出此言,天生我才必有用,石翁如今还没有到冯唐的年纪,终有用武之地!”

石敬岩起身站起,他看着周围,黑暗中火光点点,四处都是喊杀之声,但兵刃格斗的声音已经听不见了。他感慨地叹了声,那些四方来的乡勇民壮,只怕连贼人都没有看到,此战就获胜了。

以三百破敌近两千,这等战绩,古之名将也不过如此。

打扫战场的事情,这一次交给了留守的高大柱,俞国振他们短短的五天时间里来回奔波五百里,打了两场仗,也该到了歇息的时候。就是俞国振自己,回到别院之后,稍事洗漱倒下便睡。

跟随他进了卧室的柳如是、小莲对望了一眼,悄悄将门给他关上,两人睡在外间,听着里头传来的轻微的鼾声,这几天来空落落的心,突然间安稳了。

“如是姐姐,今年过年,可全都给那群贼人坏了,但愿明年过年,能平平安安。”

“嗯,但愿。”柳如是叹息着道。

但她心中却知道,天下风云激荡,太平年……只怕是越来越少了。

这一夜俞国振睡得极香,次日早晨的晨跑,这个坚持了多年的习惯都暂时放弃了。当他醒来时,外头天光大亮,难得的晴日透过窗纸照在他的床上,他微了一下眼睛,觉得四肢仍然有些发酸。

他没有急着爬起来,而是静静想着这几天的收获,然后微笑了。

从初一夜紧急出动,到初五夜回到襄安,四天的时间内,他的收获可谓巨大。

首先是练了兵,此前都是以多打少欺负一下零散的水贼湖匪,而这一次却是以少打多,而且是长途奔袭中消灭敌人有生力量,对于家卫少年来说,经历过这一次战斗,他们都可以算是这个时代中的精锐士兵了。

其次是扬了名,想来在皖江一带,自己的名声会更响,登高一呼,愿意追随者的数量会更多。可惜的是,皖江这一带朝廷的控制力还是相当强的,他若不想立刻造反,就无法将这地方作为自己基业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