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页

十二月十一日,葬礼过去才两日,俞家家卫以襄安巡检司的名义猝然出击,扫荡距襄安四十余里的一处水贼窝点,当场格杀截江水贼六名,活擒十一人。

十二月十八日,俞家家卫再度出击,这一次是进入霍山,与霍山贼战,击杀其十五人,破一座小寨而还。

两次出战,打得莫明其妙,看起来就像是俞国振一肚子怒火无处发泻,拿那些小股的水贼山贼出气。

然后随着年关将至,俞家总算安静下来,烹猪宰羊,开始庆贺新年。

这乡间的年味,比起苏州这样的大城自然是不如,但也别有一番韵味,柳如是在上次事后便大病一场,如今缓过气来,终于可以下地了,在襄安镇上见家家都张灯结彩,她原本抑郁的心情也因此舒展开来。

“小官人,镇上的百姓,都在说今年可是托你之福呢。”回来之后,她笑眯眯地对俞国振道。

“哦?”见她高兴,俞国振也高兴起来:“他们怎么说的。”

“今年别院请他们做了不少事,给的工钱优厚,他们说从未有如此宽厚的主人家。”

柳如是转述的小镇居民之语倒不是虚言,今年仅别院扩建的工程就持续了大半年时间,这带得小镇的砖窑多雇请了十个帮工,而将砖拖运来,又让五六个闲汉天天混了个肚儿圆。

再就是修路,建房修路是大工程,也是需要人力多的,两者共请了四十余个帮工泥瓦匠,这就是几十户人家因此受益了。

至于每日里别院中近两百号人的吃喝,也是需要大量消耗的,同样让镇子里的菜农们得了实惠。

俞国振听了之后,笑了起来:“看来我上回给你说的经济之学,你已经领会到了。”

这些时日柳如是病了,俞国振每天都会抽些时间陪她,但两人干坐总是无趣,因此俞国振说些经济之学哄她入睡。原本以为这些东西会让她很快头昏脑涨,却没有想到,柳如是对于生产、流通、消费三大环节却是很有兴趣,问这问那的,竟然将商品经济的一些原理都听了去。

柳如是也笑了:“消费带动生产与流通,我大明的土财主们只知道将白银拿坛子装起藏在窖里,故此市面上流通的白银永远有限,朝廷不得不以纸印宝钞代之,可朝廷又没有足够的现银充当储备,加之滥印成风,结果钞法败坏……”

说到这的时候,柳如是看着俞国振的目光里带着一种异样的崇敬,她以前以为,能写得好诗,敢说两句壮语,再有个好名声,那便是当世英雄,可跟着俞国振大半年之后,她彻底明白了,只有那些远远不够,能不能写好诗,根本不是英雄的必要条件,能不能经世致用,这才是英雄与否的关键!

“过完年之后,我会出去一趟,那段时间你和小莲要小心,不要再回镇子。”俞国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