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页

原本他以为这次争斗,要像上次会试案一样不了了之,可这个来自庐州无为的奏折,却让他又看到了希望!

“老爷,闵尚书到了。”仆人低声道。

“请他去书房。”温体仁道,但立刻又改变了主意:“不,还是到后园赏心亭,我去那儿等着他。”

书房外可能隔墙有耳,赏心亭周围空阔,他们低声说话,不虞有人窥听。温体仁腹中狡计层出不穷,对于防止别人算计,同样也有一套。

闵尚书是当朝吏部尚书闵洪学,他字周先,与温体仁是同乡,温体仁费了老大气力,将前任吏部尚书王永光驱出朝廷之后,又把他捧到了这个六部中至关重要的职位上来。

“阁老倒是好雅兴,在这里临水看夕阳。”两人既是同乡,又是同党,关系相当好,因此闵洪学说话很是随意:“在此坐看风云。”

“哈哈……”温体仁笑了起来:“此际坐看风云,稍后仰望星空,人生志趣,不过如此。”

两人说了几句闲话,终于将话题转到正事上来,闵洪学脸有忧色:“周贼不去,朝廷不靖,阁老这般人物,始终没有用武之地。原本以为从孙元化身上可以连出周贼,可观圣上心意,似乎……”

“怎么,周先有退意?”听出闵洪学言语中流露出的意思,温体仁似笑非笑地看了他一眼。

闵洪学叹了口气,连续向周延儒发难,都没有能将他扳倒,闵洪学觉得,周延儒圣眷未衰。既然赶不走周延儒,那么就要面对周延儒的反击,闵洪学自问,没有温体仁自保的手段,因此倒不如主动求退。

他将手中的一份奏折拿了出来:“不瞒阁老,下官已经备好上疏,这些时日就要乞归了。”

说此话时,他多少有些不甘,吏部尚书,离宰辅只有一步之遥,如果能扳倒周延儒,温体仁自然就升为首辅,内阁中空出一个位置,闵洪学觉得自己完全有资格去争上一争。

“周先,我知道你的意思……若是往日,我不会阻你,但现在嘛,你还是不用着急。”温体仁说到这,笑眯眯地将一份奏折拿了出来,交到了闵洪学的手中。

闵洪学看了一遍,这是南直隶转来的庐州府无为县的一份奏折,上书请建襄安巡检司,任命当地举人俞宜轩为巡检。其中说到,这个俞宜轩以其侄俞国振训练家丁,屡破巢湖、太湖水匪,斩首数十,生擒亦如此数。

“阁老,这个……有何用处?”闵洪学看了之后百思不得其解,这只是一件小事,允与不允,甚至由兵部一个侍郎就可以决断的事情,一个不入流的巡检,在吏部也只要报备即可。

凭这个,能够对周延儒产生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