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页

帝胄[校对版] 知白 1522 字 2023-03-15

第一页就是刑部尚书司马律的资料,十分的详细。刘凌仔细看了看,发现这个人十分的不简单。

司马律,乾祐五年进士及第。最早任鸿胪寺掌客,是个从九品的小官。后来因为接待大辽国的使臣有功,而提拔为太仆寺的下牧监,升为从六品的官员。再后来因为大将周使然造反一案揭发有功,从太仆寺调入刑部任员外郎。因为为人清正廉明,心硬如铁,办案严谨而不失公正,乾祐十四年升为刑部侍郎,仅隔一年就升为刑部尚书。

这个人简直就是汉武帝时酷吏张汤的一个复制品,不但办案严谨行事果决,就连对研究各种酷刑的热爱都如出一辙。

不过,从档案上来看,这个人确实是个清官。他家里虽然不是贫苦人家,却也不是什么大富大贵之家。自从为官后,不曾贪墨过一文钱为己用。他老家还有一个亲叔叔,到现在六十余岁还在下地种田度日。他父母早逝,这叔叔是他不多的亲人之一了。

在家里,司马律吃饭从来不铺张,每餐两菜一汤,多以素食。若是私事出门,从不乘刑部车马。除了他的妻弟之外,家族中无一人为官。就是他这妻弟,也不是他举荐为官的,是乾祐十六年的进士,其实还是有些学识的。

刘凌皱了皱眉头,翻过司马律的档案开始看第二页。第二页就是刑部侍郎裴浩的履历,这个人的档案就相对平淡了一些。

裴浩。

乾祐十年,由司马律保举为官。先是在刑部主事手下任一名小吏,后来因为破获了周使然余孽案而升迁至刑部主事。刘凌看到这里,心里不由得诧异了一下。这裴浩还是司马律举荐的,如此说来裴浩岂不是司马律的门生?而两个人一个是因为揭发周使然谋逆案,一个是查办了周使然后代的谋逆案,到还真是很有缘分。

又七年,裴浩积功升迁为刑部侍郎,到现在已经四年多的时间了。这期间,不知道因为什么事他和司马律交恶,两个人出现了很大的矛盾。而裴浩因为平日里为人冷傲,不善结交,所以大家都说是他忘恩负义对不起司马律。具体因为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对师徒反目谁也不知道。

有人说是因为裴浩贪污了一笔罪民的银子,被司马律发现,然后两个人大吵了一次,因为没有证据,司马律最终也没能将裴浩如何。这事被人传了很久,具体事实到底是不是这样也无从查起。

自乾祐十七年起,刑部尚书司马律和刑部侍郎裴浩,除去公务之外两者无话,这倒也是官场上的一个特例。

值得注意的是,裴浩这个人是大户出身,十分讲究穿着饭食和排场。为人冷傲,但是又出手大方。在刑部,有几个人受过他的恩惠。

刘凌又看了一会儿,随手将纸张放下后问赵大:“对司马律和裴浩这两个人,你怎么看?”

赵大想了想说道:“司马律,心如铁石,不但对犯人狠,对自己同样也狠。这样的人是个极端,从善则造福一方。从恶,则祸乱朝纲!”

“裴浩,这个人虽然年轻,但是行事之果决,手段之狠辣比司马律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个人,善恶很难评定。不过,有人说刑部收受钱财,以普通百姓或者军卒替代死刑犯处死,这样的手段就是他想出来的!”

刘凌点了点头,又看了看这两个人的档案,心中疑问道:真的是这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