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3页

步步生莲[校对版] 月关 2155 字 2023-03-15

萧俨和徐铉对宋国并没有感情,而且因为宋国灭了唐国,害死了旧主李煜,而对宋国怀有很深的敌意,他们只希望杨浩能以最顺利的法子成为中原之主,至于这样做对宋国可能造成更大的伤害,或者因为内忧外乱死更多的人,丧失一部分边关领土,他们就无动于衷了。

赵普和卢多逊倒不是笃信和平能解决问题,暴力能解决一切问题的狂人独夫,他们希望杨浩能一步到位,立刻、马上接受禅让登基为定,是认为长痛不如短痛,哪怕有些人会冒出头来,也能迅速解决反对力量,否则拖得越久,内耗的损失越大,宋国的黎民百姓便越受苦。他们毕竟是宋国的宰相出身,多年为相,治理天下,当然不希望自己多年的心血付诸东流。

还有一个难以启齿的原因就是:杨浩一旦马上登基,就属于先入洞房,然后拜堂,娘子虽然娶到了手,一应手续却还没办,也就不至于干出佳人娶进房,媒人抛过墙的事来,眼下对永庆公主还有许多倚重,他依约履行那三个承诺就大有保障。不然的话,将来杨浩如想背信毁诺,他们也毫无办法。对效力多年的赵匡胤和宋国,他们还是相当有感情的,如今他们能为宋国、能为赵匡胤的子嗣所做的,也就只有这么一点事了。

杨浩一直在静静聆听双方的发言,分析其中的利弊得失,听到这里,终于下定了决心,他轻轻咳嗽一声,赵普、卢多逊、萧俨、徐铉立即住声,一起向他看来,就连一直眼观鼻、鼻观心,状若禅定的永庆公主也张开一双妙目向他瞟来。

杨浩清咳一声,说道:“殿下,我看……咱们就按赵相说的办吧!”

第六百二十八章 禅让

铮铮的琴声悠然扬远,满树黄叶飘摇而下,一片肃杀。

柳朵儿一袭白衣,盘坐树下,如出水芙蓉,天然不饰,可那姿容,偏生更加水润不可方物。

纤纤十指捺挑拨弹,一缕缕清幽的琴音便自指下弦上荡漾而出,听来中正平和,可谁又能听得见她心底里的滚滚涛声?

身在一笑楼,本就可以听到许多旁处人得不到的消息,何况现在已经完全明朗化了。

此前,程羽、宋琪、贾琰,尤其是张洎等一干朝中重臣的突然消失,就连一些消息闭塞的闲散官儿还一无所知的时候,身在一笑楼的柳朵儿就已听到了些风声,接着,一向还算勤勉的皇帝突然停了早朝,不见任何外臣,开始在民间引起种种猜测,这时候,柳朵儿依据掌握的消息已经猜测的八九不离十了。

紧接着,随着长安和汴梁频繁而密切的往来,她得知的消息也越来越多。现在,一切终于公诸于众了,朝廷放出消息,值此国家存亡关头,官家自觉无力挽回局面,同时也承认了岐王讨伐先帝的七宗大罪,正所谓父债子偿,官家向天下发《罪己诏》,决定逊位让国。

而长安岐王则再发第三篇檄文明告天下,声明他向西夏借兵讨伐,本为正国统,诛奸佞,岐王并无意于皇位,而且一路以来,完全仰仗西夏王大力,而其本人年幼,并无执掌国器的能力,眼下内忧外患,无明主则天下难安。圣人有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为了江山社稷、为了天下黎民,应当举贤为帝,方能解民倒悬者,而有此大魄力者非西夏王杨浩莫属,故而谢辞禅让,转授西夏王。

这一诏一檄同时传抄天下,一时举世皆惊,人人哗然,但是细细想来,这又是必然的结局。借力复国者自古有之,但是那多是上古年间,春秋战国时候的事,诸侯之间不管怎么争怎么斗,上面都还有一个周天子在,诸侯们闹家务,除非拥有了与全天下为敌的能力,否则还真不敢轻言兼并,而现在已经是什么时候了?

“铮铮铮……”余音袅袅,十根葱指轻轻搭在琴弦上,树梢一片败叶轻轻落在她的削肩上,柳朵儿伸出两指,轻轻挟住那片黄叶,幽幽叹息一声:“尘埃落定了么?”

盘坐树下,抚往思今,心神悠悠,她也说不出自己是一种什么心境,灵台一片空明,想得最多的,却是她初来汴梁,受人挤兑,名士垂涎,走投无路,却被开封火情院长援手相助,花魁大赛,吐气扬眉,既尔兴建“千金一笑楼”,又在杨家后宅学戏歌舞的一幕幕场面。